李清照一生词作深情婉约年轻时醉酒溪亭写下争渡惊鸥婚姻美满时红藕飘香寄托相思南渡后独居借残酒孤雁写尽凄凉哀愁

微信扫一扫

孤灯映影,词韵传香:李清照的百年风华

唐诗宋词 1天前
38
青灯照影,漱玉流芳:李清照的一生词韵
溪亭醉晚的少女时光(1084-1102)
章丘明水的藕花深处,总回荡着少女银铃般的笑。十七岁的李清照踩着露水洗过的青石,追一只翩跹的粉蝶扑进蔷薇架,鬓边金钗晃出细碎的光。那日溪亭宴罢,她摇着扁舟穿藕花,酒意催得船桨乱划,惊起满滩鸥鹭振翅高飞,墨色裙裾扫过水面,溅起的涟漪里浮着半句新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春日里她蹴罢秋千,纤手按在粉颊上,鬓发微松。忽闻客至,慌忙间金钗滑落,赤着袜底躲进屏风,只从雕花棂格偷瞄 —— 原来少女的娇羞,早在《点绛唇》里写就:“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红藕香残的婚姻岁月(1102-1127)
汴京的月光总浸着墨香。李清照与赵明诚赌书泼茶的夜晚,案头摊着刚拓的金石,她指尖划过 “永和九年” 的拓片,忽然念起他赴莱州任上已三月。红藕香残时,她摘下玉簪敲着铜壶,写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墨迹在宣纸上洇出浅痕,像她心头蔓延的牵挂。

重阳那日,她簪着黄菊倚栏远眺,西风卷着帘幕,镜里人影比阶前黄花更瘦。研墨写下《醉花阴》,末句掷笔轻叹:“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枚小笺随雁南飞时,她怎知此后的相思,会染上风霜的颜色。
孤雁残酒的南渡惊魂(1127-1129)
靖康元年的烽火,烧断了汴河的画舫。李清照抱着《金石录》手稿在逃难人群中踉跄,昔日簪花的手磨出厚茧,罗裳换成粗布短褐。建炎三年深秋,建康城的冷雨敲打着窗棂,赵明诚的灵柩停在隔壁,她独坐案前,看残烛在风中挣扎,忽然提笔写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绍兴元年春,她路过双溪,见舴艋舟在绿波里轻摇,却再无泛舟的闲情。抚摸着鬓边新添的白发,低声吟哦《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春光依旧,只是她的船,已载不动国破家亡的千钧悲戚。
残灯听雨的晚岁孤影(1130 年后)
金华八咏楼的暮色里,五十三岁的李清照凭栏北望。江风掀起她的素色头巾,露出霜白的鬓发。她望着钱塘江潮起潮落,想起年轻时读过的 “楼观沧海日”,忽然在粉壁上题下:“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笔锋苍劲如老松,哪里还有半分闺阁气。
病榻上的寒夜,她摩挲着赵明诚遗留的砚台,看灯花结了又落。《摊破浣溪沙》的词句从喉间漫出,带着药味的苦涩:“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藉藉,木犀花。” 残灯照影,她的生命如将尽的烛火,却仍在词页上燃着不灭的光。

从藕花深处的惊鸥,到八咏楼头的孤影,她以一生为笔,蘸着悲欢离合,在宋词的长卷上写下属于女性的璀璨篇章。那些漱玉般的词句,穿过八百年风雨,依然在每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轻轻叩响世人的心扉。

以上内容来自唐诗宋词推送

分享 0 曝光 777 浏览 38 互动 0
填写资料获支持

为了更好的帮助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杭州电子商务研究院(eb.ac.cn)组织了专家资源为企业的在数字技术营销(Martech)、智能制造(ERP)、客户管理(CRM)、数据资产、知识产权(EKP)、品牌与IP打造等专业领域提供公益咨询、辅导服务。 我院成立了“浙商数智”企业家社群,欢迎C✘O们加入。 填写以下信息后,将有工作人员与您联系。

{{item.label}}
支持 反馈 管理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我微信

微信号
复制微信号

打开微信加我好友

杭州电子商务研究院

通过微信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