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和“有条件的爱”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长对孩子的爱是出于“他做了什么”,还是因为“孩子本身”。有条件的爱,通常表现为:孩子只有达到了家长的期望或要求,家长才会流露出爱意。而无条件的爱,则与孩子的外在表现无关,无论他们优秀、乖巧与否,家长都会一如既往地表达爱。大量研究表明:孩子从小得到的爱,越是附带着各种条件,自我价值感就越低,因为他感受到真实的自己是不被接纳的,只能努力满足父母的期望。“只有当孩子确认自己可以随时回家时,才可以安心地向前发展。”无条件的爱,就是这样一种“随时可以回家”的爱,不是指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溺爱,而是一种托底的力量:
无论你是什么样子,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爱你、接纳你,尊重你的感受和需求,愿意陪你一起解决问题。
从小感受到这样的爱,会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可以安心做自己,充分尝试和探索;又会成为孩子一生的盔甲,给予他勇敢面对一切的底气。或许我们很难做到完全“无条件”地爱孩子,但至少可以通过努力去接近这个目标。
家长们都觉得自己很爱孩子,却经常忽视、否定孩子的情绪,认为孩子小,他的感受并不重要:孩子养的花枯萎了,很伤心,“这点小事有什么的,再买一盆不就是了。”家长把孩子的玩具送给别人,孩子很生气,“你怎么这么小气?要懂得分享。”
事实上,孩子最能感受到爱和温暖的时刻,恰恰是父母重视、理解他情绪和感受的时刻。当自己的感受被重视,被接纳时,孩子就能确认自己的存在,由此产生安全感、价值感。情绪从来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情绪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可以带领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日常生活中,不管孩子表现出什么情绪,家长首先要能稳住自己的情绪,认真地告诉他:“你的感受很重要。”
能够跟着孩子一起开心、快乐,也允许他生气、难过、委屈、失望。这意味着家长看见了眼前的孩子,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感受。孩子从家长的反应中确认了自己的重要性,能够更快的平静下来。“我很理解,养的花死了,你很难过,还有点自责,是吗?”
孩子发现自己的情绪被准确表达了出来,获得共鸣,就会产生温暖和被爱的感觉,亲子之间建立起情感链接,孩子会更加信任父母。即便不能满足孩子,或是孩子做出错误行为时,也可以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很重要,我理解。”“我不给你买玩具,你感到很生气、很伤心,对吗?我很理解。”
孩子搭积木半天搭不好,气得把积木扔得到处都是,家长可以说:“我理解,你拼了好久都没拼好,心里很着急。”
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我尊重你因为没被满足而生气、伤心,这时候我愿意一直陪着你,不会责怪你不该有情绪,不该有需求。
这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
在这个基础上,家长再告诉孩子不能满足他的真实原因,教给他正确的做法。“但是我觉得这个玩具有点贵,而且家里有个差不多的,所以这次不想买。”
“可是乱扔东西是不对的哦,下次你生气、想发脾气的时候,可以深呼吸一下,或者跑到自己房间安静一会,捶捶枕头······”
先接纳和理解情绪,再去规范行为,正确引导孩子。这样的教育,既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又能学会规矩。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社会议题,提醒着家长除了外在表现,更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世界。其中,来自学业上的压力,“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教育,是破坏孩子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很多时候,让孩子感到绝望的不是失败和挫折本身,而是父母的态度。家长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对其寄予厚望,不惜倾其所有把他打造成自己想象中那个“完美的孩子”。当孩子遭遇大大小小的失利时,家长的反应是失望、嫌弃、否定,把当下的表现和未来的前途、人生等绑在一起,给孩子很大压力。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孩子就会用外在表现来衡量自己的价值,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时,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不值得被爱的。于是,他们内心非常恐惧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中学生惧怕的其实不是失败本身,他们有着足够的心理韧性,来克服失败对他们的影响。
他们最害怕的是失败所引发的社会隔离,害怕父母不喜欢他了,害怕老师看不上他了,害怕同学们疏远他了。
本质上,孩子们害怕的并不是学业失败本身,而是学业失败所带来的人生的存在感、价值感和意义感的丧失。
只要父母和老师不把学业失败和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对他们的信任,对他们的希望绑在一起,他们就能非常从容地应对失败,并且把失败作为一种学习的素材,从失败中获得更加积极的成长的能量。”
孩子没考好、成绩退步、遭遇挫败时,他们内心已经很不好受了,自信心“摇摇欲坠”。越是这些时刻,越需要家长的接纳和爱,会给孩子内心注入巨大的能量,让他能够鼓起勇气重新振作起来。“做不到,不代表你不好。”
就是让他明白:外在表现并不能代表你的价值,原本的你就很好,就值得被爱。在孩子失败、受挫的时候,家长多给予他关心、理解和帮助,代替指责、辱骂,孩子才会一直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期待,内心越来越强大。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不太能忍受孩子犯错,即便是筷子掉地上这种小事,他们也会发火,指责孩子没用、笨······殊不知,家长对待孩子犯错时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在我的家庭里,容错率是很低的,犯一点错都会被责罚,在家里也难以放松,只能小心翼翼地待着。”
“小时候菜掉到地上也要被妈妈狠狠地骂一顿,导致长大后犯一丁点错误都会紧张的想要呕吐,即便并没有人怪我。”
家长需要认识到:犯错是孩子成长必经的历程,他们正是通过犯错来学习,积累经验。如果家长每次都小题大做,过分苛责孩子,会导致孩子为了避免犯错而减少探索行为,畏手畏脚。还会在犯错后为了避免责罚而学会撒谎、甚至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孩子往往是敏感紧张的,不能舒展地做真实的自己,活得小心翼翼,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人物》曾经发起一个征集:有没有一个时刻让你意识到,原来,这样也没关系?
年夜饭,奶奶刚炖好的排骨,让我从院子里端到餐桌,结果一进门就被门帘绊了一下,手上的一盘排骨,全躺地上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笑,没有责备,没有惊叫,就像我只是干了件逗他们开心的事。奶奶把排骨收拾起来放锅里又煮了一下,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任何事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有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就好,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开心的事儿。
不管哪种关系,应该是让人放松,被治愈的,而不是让人紧张的,亲子关系更是如此。当孩子犯错了,家长保持情绪稳定,告诉他“没关系”,然后再用正面的语言引导他认识错误,学会解决问题。这才是处理孩子犯错的重点,而不是单纯的指责,发泄情绪。家长对孩子犯错多一些包容,控制好情绪,孩子内心安全感充足,会更加勇敢地去探索、试错,发展各项能力。这份被接纳、被爱的底气,让他将来遇到再大的困难,都敢于向家庭求助。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这很重要。你只有真正去了解他,理解他,成为他的朋友,你才能真正关心到他的成长。
成为他的朋友,不仅是要陪他玩,哄他开心,更要走入他的内心,听他的心声,站在他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替他着想,完成共情。”
遗憾的是,很多家长,都做不到认真、耐心地听孩子说说话。常常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孩子,不把他的话当回事,随意评判、怀疑孩子。比如放学路上,孩子沮丧地跟妈妈说:“唉,今天老师批评我了。”其实孩子是被老师冤枉了,正想跟妈妈说说心里的委屈,然而妈妈无端的揣测,让孩子更受伤了。哥哥和弟弟一起玩,想给弟弟倒水喝,不小心把杯子摔了,水洒了一地。妈妈赶过来,立马就开始责怪哥哥:“成天就知道闯祸!”再比如,孩子最近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很挫败,抱怨了一句:“唉,上学真累。”不懂倾听的家长,很容易误解孩子,破坏他的自尊心、自我价值感。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对自己的不信任、不认可,时间久了,越来越不愿意跟父母沟通,亲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爱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放下高高在上的成人思维和偏见,俯身进入孩子的世界。不管发生什么,孩子说了什么,都不要带着偏见,去随意揣测他、怀疑他、指责他,多信任孩子,从积极正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发生什么事了?我很愿意听你说说。”
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和空间,了解清楚事情的全貌后,再去引导孩子。被倾听的孩子,会因为这份尊重而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和爱,能够确认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总结起来,无条件的爱落到实处,无非就是几个关键词:尊重、接纳、理解、信任。家长围绕着这几个关键词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方式,相信孩子会更好地感受到你的爱。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