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费不准春耕,交警罚款有指标,政府非税收入创新高
内容提要: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一季度生产需求稳中有升,经济运行呈持续回升向好态势。但最近发生的这两件事,却在给开局良好的经济形势抹黑添堵。
一是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建华镇在承包合同有效期内增加承包户收费,不交钱就扣押农机具不准春耕。二是广西防城港市财政局局长赵蕾要求交警支队提高主动性,积极完成罚没收入指标。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下降2.6%,但以罚没收入为主的非税收入却增长了10.1%,这是一组细思极恐的数据。面对地方政府乱收费、乱罚款这些令人恐慌与不适的信号,切不可视而不见,任其蔓延。
一、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建华镇在承包合同有效期内增加承包户收费,不交钱就扣押农机具不准春耕。
现在正是东北农耕的时节,农耕不等人,所以农民们纷纷购置农具种子准备春耕。但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建华镇双胜村的农民却烦恼窝火不已。因为村书记在承包合同有效期内开口要求每亩地每年增加承包费200元,涉及4650亩土地,一年要多交将近100万,不交钱就扣押农机具不准春耕。
春耕不等人,错过了春耕时间,这里的农民今年就颗粒无收了!为了不让他们耕地,村干部还派人全天24小时监控,阻止农民们进行任何形式的耕作活动。
面对讨说法的农民,村干部声称:“先把钱交上来!就算打110也没用!”副主任更是放出豪言:上边让我敛钱我就敛钱,我明天整200人来挡着”!还有讨要说法的农民被镇干部喊来的公安人员压头掐脖子带走。
镇党委副书记兼政法委员纪云浩在面对村民质疑村镇为何不遵守承包合同与土地承包法律时,竟然霸蛮地叫嚣:“我不懂法。”
村民表示,他们早在2004年就签订了为期30年的土地承包合同,并投入大量资金对沙土地进行改良和施肥。如今政府单方面要求额外多交百万,这对于已经投入一二百万的村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经济压力。
面对记者的询问时,镇领导竟然表示土地承包合同不算数,还拿出了民法典!说是“情势变更”!认为承包地原来是草地,现在农民耕种了几年投入了二三百万变成耕地了,就要按耕地收取承包费!
《民法典》第533条确实有规定,存在所谓的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解除合同。
但其一,变更合同需要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你可以到法院起诉让法院判决,凭什么你是村镇领导就可以单方面变更合同?
其二, 农民春耕,不管你同不同意,未经法院裁决和法院强制执行,村镇你有什么权力没收农具,阻拦农民生产?
其三,面对当地村镇领导与农民的合同纠纷,当地派出所凭什么使用强制手段抓走农民?你是维护一地治安的还是为村镇领导看家护院的?
其五,根据《土地承包法》,“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而且,土地承包法是特别法,民法典是一般法!根据法律规定,在这里并不适用于民法典!
二、广西防城港市财政局局长赵蕾要求交警支队提高主动性,积极完成罚没收入指标。
去年底,广西防城港市财政局长赵蕾带队一行人到交警支队调研时,要求交警支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完成预期收入目标”。交警支队的预期收入是什么?当然是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和神出鬼没设卡查车等带来的罚款收入了。
此后,赵蕾局长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她并不是想把交警变成纯粹的"罚款兵",而是希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努力完成收入指标。她还特别强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财政收入。
我们都知道交警的核心工作 ,是维护交通秩序,保障出行者的安全。在此过程中,对那些违反交通规则,危害或者可能危害人们出行安全的行为,进行经济上的处罚予以警醒。
但是,如果交警的这种对违反交通法规者,进行经济上的处罚,附带上经济目的,就必然会改变交警工作的属性,让执法活动从维护交通秩序变成了敛财工具,这不仅会异化交警的工作,还会诱导交警违法采用钓鱼执法、陷阱执法、小错大罚等手段来违法增加罚款,从而离间警民关系,恶化警察形象。因此要求交警部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完成预期收入目标”,给交警制定罚没收入指标,是非常荒唐的。
旅游局局长赵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已接受监察调查。赵蕾局长是去年底从防城港市财政局局长的位置上转任到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的。虽然这个要求交警完成罚没收入任务的财政局长落马了,但全国各地盯住有执法权的执法单位大开罚单的领导,还大有人在。
三、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下降2.6%,但以罚没收入为主的非税收入却增长了10.1%,这是一组细思极恐的数据。
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GDP达到29.63万亿,现价同比增长4%,居民可支配收入15150元,同比增长5.3%。经济形势超预期地喜人。
4月22日,财政部公布了2024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与超预期乐观的统计数据不同,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基金收入)同比下降2.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4.9%;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4%;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0.1%。
一季度财政支出(含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基金支出)同比下降1.5%。财政赤字16383亿元,同比扩大了3.6%,占到GDP的5.5%。
财政收入下降了2.6%,财政赤字扩大了3.6%,这意味着各级财政相对于其预算支出是严重欠收了。
可以想象,各地政府领导和财政局长,都急得团团转,一边是刚性的政府债的还本付息支出需要确保,影响经济稳定大局的隐性政府债—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必须处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要发放,一边是企业利润、个人收入不理想,增值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下降,平衡财政收支,的确挺困难的。
地方财政高度紧张。上面早已洞察到一切,因此频繁要求各地过好“紧日子”。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宽日子的人,大体上对紧日子是非常抵触的。所以,不少地区提出了要“保工资”。
想要“保工资”,就需要把其他开支紧一紧,但还是有缺口,怎么办?于是各地财政脑洞大开,五花八门,各出奇招,开始了创收!创收的手段和路子,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官员们办不到的。政府比较常见的创收手段:
一是出售本地的国有资产的运营权。
比如,自然景观或者景区的运营权,以前可以免费爬的山开始收费了,以前免费走的路桥开始收费了,以前收十块的现在收二十块了。
二是利用一切可用的公共地面收停车费。
领导们都盯上了越来越多的汽车保有量,于是将路边、高架桥下、广场、单位大门两边,都利用了起来,栏杆征收停车费,以目前汽车数量而言,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三是变相收费。
比如平度市为了缓解财政压力,保障公职人员的工资发放,该市决定以30年8亿元的价格,转让5座水库的取水权。
去年底,湖南衡阳市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拍起拍价18亿元的“衡阳市政务数据资源和智慧城市特许经营权转让项目”。后来因事情闹大了才暂停拍卖。
四是乱收费,乱罚款。
土地财政,掩盖了很多矛盾,现在土地卖不动了,矛盾开始爆发了。于是乱收费的、乱罚款的就越来越多了。
按照目前的财政体制,财政收入由税收收入、政府收费、罚没收入、政府基金收入等组成,罚没收入已经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2009年对比,2024年一季度全国的税收收入增长了189.4%,但以罚没收入为主的非税收入增长了336.3%。非税收入在预算收入中的占比,也从2009年的13.1%,一路猛增到今年一季度的19.2%。
四、面对地方政府乱收费、乱罚款这些令人恐慌与不适的信号,切不可视而不见,任其蔓延。
实际上,解决财政收不抵支的方法其实很多,比如削减原本比民营企业高很多的工资、福利,削减办公费用,实在不行,还可以通过精简机构、压缩臃员来节约开支。如果还不行,还可以出售机关事业单位豪华而富裕的办公楼,出售国有企业股权来获得救急的资金。
但各地政府却越来越多地选择了最简单的也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不利的增加收费和罚没收入的方式来解决财政欠收问题。收谁的?罚谁的?成都、重庆华润燃气那么大的事,都只退费不罚款,收谁的费,罚谁的款,也就清楚。
通过杀鸡取卵式地从企业和老百姓手中抢钱,来维系建立在最近十几年高额土地收入基础上的奢靡的政府开支。这不仅是缺乏法治意识了,这简直就是缺德啊!
政府收入应该来自于税收,如果不管不顾农民种地、企业发展、人民生活,用罚款收费之类明火执仗的方式去抢钱,这就是将地方政府的本质从为人民服务异变到抢人民的钱为自己服务的人民对立面上去了,这是非常令人恐慌与不适的信号,切不可视而不见,任其蔓延。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