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韩国企业将13万个充电宝转化为RWA:边充电边赚钱,一举两得!
在首尔弘大的咖啡馆里,年轻人不再只是借充电宝——他们正在通过这个日常行为“挖矿”赚取代币。这不是科幻场景,而是韩国共享充电巨头Piggycell打造的“充电即赚钱” 新世界。
这个占据韩国95%市场份额的共享充电企业,已部署10万台设备,拥有400万用户,如今正通过区块链技术重塑整个行业。两周内生成940万条链上记录,获得1000万美元融资,它做对了什么?

01 传统行业遇瓶颈,共享充电寻求新出路
表面风光的共享充电行业,实则暗藏痛点。
成本高企:设备铺设、运营维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供需失衡:热门区域设备不足,冷门区域无人问津;用户粘性差:各家服务同质化严重,价格成为唯一竞争手段。
更关键的是,传统的中心化运营模式下,店主、用户只是服务的购买方,无法分享生态成长的红利。
Piggycell作为韩国市场绝对龙头,选择了一条颠覆性的道路:用区块链重构共享经济。
02 如何运作?区块链上的共享充电网络
Piggycell的核心创新在于将实体充电宝设备转化为链上数字资产,通过代币经济激励各方参与。
设备NFT化:每个实体充电桩都对应一个独一无二的NFT,代表着该设备的所有权和收益权。购买NFT就等于成为了这个设备的“股东”,可以分享其产生的收益。
智能合约自动分账:用户租借充电宝支付的费用,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分配:
🧑💼 店主得30%(场地提供方)
🔋 用户得30%(以代币形式奖励)
🎫 NFT持有者得25%(设备投资者)
🏦 基金会得15%(生态维护)
这个过程完全在链上执行,公开透明,无法篡改,解决了传统模式中的信任问题。
| 项目名称 | |
| 项目定位 | |
| 市场地位 | |
| 基础设施规模 | 13,000余个站点,超100,000台设备 |
| 用户规模 | 400万付费用户 |
| 核心技术模式 | |
| 代币名称 | |
| 代币分配 | |
| 链上数据(测试阶段) | |
| 融资情况 | 10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
| 投资方 | |
| 收益分配比例(智能合约自动执行) | 店主30%、用户30%、NFT持有者25%、基金会15% |
03 充电即挖矿:用户行为变成资产积累
Piggycell最吸引人的是其“Charge-to-Earn”(充电即赚币) 模式。
用户日常的租借充电宝行为不再只是消费,而变成了“挖矿”过程:
普通租借/归还:获得PGC代币奖励
归还至缺电区域:获得超额激励
完成特定任务:参与“支配即挖矿”等游戏化任务赚取更多收益
这种设计巧妙地将用户需求与平台运营需求结合——用户为了获得更多奖励,会自发地将充电宝归还到最需要的地方,从而优化了整个网络的运营效率。
04 数据不说谎:两周940万条链上记录
项目的测试数据证明了其模式的可行性:
测试期间生成超过940万条链上记录
声称降低40%以上的运营成本
通过GPS和传感器数据防止虚假交易
这些数字背后,是区块链技术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实质性效率提升。
05 资本青睐:传统金融与加密资本的双重认可
Piggycell的创新模式获得了来自传统和加密世界的双重支持:
10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韩国传统金融巨头:新韩金融集团、韩亚金融集团
全球顶级Web3投资者:Animoca Brands、DWF Labs
这种跨界投资组合表明,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的理念正在获得主流资本的认可。
06 未来展望:从充电宝到能源网络
Piggycell的野心不止于共享充电。根据其路线图,项目计划:
2025年第四季度进行TGE(代币生成事件)
推出能源即服务(EaaS)平台
探索与碳积分、ESG结合的可能性
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能源设备网络,将共享经济推向下一个阶段。
韩国Piggycell的实验展示了一个未来图景:每一个物理设备都可以成为链上的数字资产,每一次使用行为都可以成为价值创造的过程。
共享充电只是开始。这套“实体设备+区块链+代币激励”的模式,完全可以复制到共享办公、新能源汽车、甚至分布式光伏等领域。
真正的Web3创新,不在虚无的元宇宙中,而在我们每天触摸的真实世界里,数字资产是可以跟真是业务场景结合在一起。下一次当你借充电宝时,它可能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通往新经济世界的入口。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