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又有新人设,你是淡人还是浓人?
2024-04-26 13:16:09
·
方晓
继I人E人、P人J人之后,年轻人又给自己发明了互联网新人设:浓人和淡人。这组概念源自于“GQ实验室”公众号的两篇10W+文章《性缩力最强的人:淡人》《浓人,nèng死淡人》。互联网新人设出现以后,年轻
继I人E人、P人J人之后,年轻人又给自己发明了互联网新人设:浓人和淡人。这组概念源自于“GQ实验室”公众号的两篇10W+文章《性缩力最强的人:淡人》《浓人,nèng死淡人》。互联网新人设出现以后,年轻人们纷纷开始对号入座。“浓人”和“淡人”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事方式和性格特征。浓人追求并享受轰轰烈烈的人生,有着高强度的生命冲动和饱满的生命力;淡人主打一个人淡如菊,精神状态淡淡的,情绪稳稳定定的,有种要死不活的松弛感。在互联网,“淡门”的规模比“浓门”要庞大得多。许多网友自述患上了“淡淡综合征”。“比起上班,淡人更像是在出家,随心情劳作,凭缘分拿钱。”
“维护关系全靠对方努力,做过最大的挽留是:行,那就这样吧。”
“点外卖从来不看送达时间,也不催单,特意备注不要打电话,反正饿了自然就会去取了。”
“淡淡综合症”指向了“淡”在部分个体生活中的全方位渗透。而“淡人”作为一种新的人物属性,传递出了个体在万事万物面前“无所谓”的随意态度。不似“快乐小狗”那样热烈昂扬,也不如“颠公颠婆”那般抽象激荡,“淡”似乎更贴近大部分普通人的生命际遇——在波澜不惊的生活缓缓积蓄和调动生命的能量。与天生淡然相比,“淡人”更多的是主观地将情绪和态度游离在生活之外,从而在面对生活的磨砺与价值的追寻时,实现一种更安全稳定的生命摆渡。
当回想起身边的“淡人”时,人们脑海中的面孔很可能也是淡化而模糊的。在日常生活中,淡人往往游离在社会视野的边缘地带,他们更像是一副画中的背景色,在不显眼也不鲜艳中强调着中心内容。
当同学、同事们在餐桌上高谈阔论时,淡人们坐在角落里倾听着,思绪时不时游离在外;当关注的焦点偶然置于自身时,淡人们则以中庸平淡的回应消解着目光的炙热。
对淡人日常的描述听起来似乎与往常的“社恐”、“i人”无异。但事实上,对于淡人而言,他们的淡不仅仅表现在社交层面,而是延伸至生活的各个面向。而相比较“社恐”与“i人”而言,淡人行动逻辑背后的心理因素并不是恐惧,而是“没有必要”。
社交场域中的主角光环对他们来说并不具有致命的吸引力,相反的,淡人们享受独属于他们的生活路线。“可以但没必要”的宗旨极大地简化了生活中的繁文缛节,并赋予淡人们更多的个人空间和更明确的个人边界。
与外部世界的有限关联构建起以弱连接为主导的淡人生活网络,既保证了个体经历必要的社会化过程,也维护了淡人内心世界的平和。
在人与情绪的交锋中,情绪对人的主导常常占据上风。弗洛伊德曾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情绪都需要释放的出口,长时间的情绪压抑最终可能带来情绪对人的反噬,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而淡人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精神状态,实则是其内部“情绪暂眠”机制的唤醒。区别于消化情绪,淡人对情绪的处理显得更加随意放松。
或是通过“蒽”、“哦”、“行”的话语表达,或是依靠与外部世界的主观断连,淡人对于情绪的感知与接收借由一定的中介机制实现了更为缓慢与柔软的传递。
淡人与情绪之间微妙的关系转变,使得情绪被调动的阈值提高,淡人也因而表现出更突出的松弛感与钝感力。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时不时感受到淡人们略显冷淡、木讷的反馈机制,但这背后却蕴含着淡人们的生活哲学。
在关于“淡淡综合症”的广泛讨论中,有网友对该症状提出了更尖锐的理解,他们认为“淡淡”是人们在生活面前无奈妥协的委婉化表达——“低情商:窝囊;高情商:淡人。”、“我不是淡淡的,我是实在没招了。”、“淡什么淡,不如说人麻木了。”......
淡人的生活哲学,确实可以被认为是个体在经历生活磨砺后所塑造出的一种疗愈机制。人生中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起初面对生活的未知,人们抱有各种美好的期许,但现实反馈给人们的可能不尽如人意。
于是,秉持着“无所求就必定满载而归”的信条,在期待与失望中拉扯的人们决定“我不要了”。这种“我不要了”的恣意态度,让生命的电池以涓流充电、放电的模式维持着基本的健康。
其中,家庭与社会在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发挥作用,使当代青年向淡人属性日益靠近。家庭场域中,以父母关系、打压式教育、道德压力为代表的矛盾要素驱使青年一代选择通过“断亲”削弱与原生家庭的连接与互动,从而建立起自身的安全边界。而社会生活中的青年则在工作的裹挟下经历更为复杂的锤炼,有限的个体能量在持续的消耗中变质为浑身的“班味”。或许,“淡化”是一部分群体在生活磨砺下的无奈选择,但谁说一定要受过伤才会选择成为淡淡的人呢?五月天的《笑忘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这一生志愿只要平凡快乐。当谈及“梦想”、“志愿”时,人们总是下意识地将上述概念英雄化,认为宏大的目标与波澜壮阔的路途才是梦想的标配。这种思维模式长久地生存在人们脑海中并影响着人们对于“价值”的判断。而在这之外,人群中还有另一种声音被悄悄掩盖,那就是——成为淡淡的人,简单平和地度过一生,也很好。有人要做天上翱翔的鹰,体验着俯视一切的荡气回肠。也有人愿做在草原上瘫软的卡皮巴拉,缓慢地感知着世界的锋芒。对于“淡人”来说,成为松弛感满满的卡皮巴拉,可能是一种更理想的选择。
(内容综合整理自知著网、新媒介与青年文化、时尚COSMO)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