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底层逻辑落地的重要性
大家好!我是谈制造管理的空杯归零,今天是2024年7月17日,星期三,属地天气:多云,属地气温27-34℃。在目前众说纷纭的环境下,今天跟大家聊聊“底层逻辑思维落地的重要性”话题,欢迎拍砖讨论。
在谈论这个话题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底层逻辑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百度百科是这样理解的“底层逻辑是指从事物的底层、本质出发,寻找解决问题路径的思维方法。底层逻辑越坚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
在4月2日的“论企业管理的根与形”小作文中,阐述过底层逻辑的基础模式如下:
1、文化驱使(军心):培养员工说一种语言,众志成城一条心。
2、思维转化(冲锋号):变则生,不变则亡。
3、现场实践(各种方式冲锋杀敌):通过标杆和深层次的思维逻辑,改变现有工作方式、方法和套路,用5W找到“根”,从而转化并嫁接成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变现。
随着市场变化,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底层逻辑思维落地新的挑战和调整:霍尔模型+空间维+场景维,将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空间维和场景维进行综合分析,将组织、流程、管理、机制与文化搭建在以时间换空间的业务底层逻辑上,来驱使企业经营创新、管理变革、文化一致……
事物的底层、本质究竟是哪些因素构成?个人认为还得从5W2H、4M1E等工具入手,通过PDCA/DMAIC/QBQ等方式方法寻找和分析问题背后的问题,找到根因,做出举措进行改善!当然,针对企业的战略逻辑则更为复杂,需要结合时间、空间和场景等多维度抽丝剥茧分解和分析……比如:大树病了,到底是根部原因,还是树干原因……啄木鸟整天都为大树啄虫子治疗,最后大树在千疮百孔中死了……
在1月27日的“美的632与华为IPD”小作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比如一个人头痛,我们原来的方式是看脑科,然后检查头痛的原因,确定治疗方案,可能吃了头痛药解决了问题。而底层逻辑的精髓在于做一个全身检查,然后发现是因为颈椎出了问题,导致头痛的,那么就不但是治疗头痛,而是通过治疗颈椎,后期头痛不再发生……
综上,底层逻辑落地:就是摸清事物本质找根因,对标配以方法、工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循环做改善,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到最后就是了不起的大变化!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