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都在研究反制 - 以及逆差的深层原因
先再次发下两个星球里的图,一个3月底事发前,一个今晚的。3月没切换彻底的话,现在也不妨稳一些。


美国企业界、金融界大佬纷纷站出来喊话。我们在隔岸观火了一个清明之后,转眼也迎来了自己的暴跌。
下跌的有理由吗?当然。
宏观上由于消费疲软,中国顺差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不断攀升,达到了30%以上。而顺差中,中国对美顺差占比接近五成。这还不考虑各种经过第三方对美国的转出口。
简单来说,美国进口影响了我国GDP增速的15%,至少是0.7%以上。国际投行也有0.5%-1.5%之间的测算。


微观上,问了一圈出口和跨境企业,这样的关税有可能把利润彻底抹平。这很让人震惊,但合乎情理。确实,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计算:一般出口企业净利润率10%到20%,意味着销售成本得限制在销售额30%以内,才能消化加征的接近60%的关税(三六十八)。
你见过多少出口企业有70%的毛利率?
这意味着必然要转嫁给美国消费者,不然的话自己活不下去。
而绝大部分的MAGA民众依然认为关税是由生产出口国承担。
确实,上一轮关税我们基本都用自己的货币贬值来消化了成本。这本质上是让进口消费者补贴了出口商。这确实是重商主义的一种反映。加上我们的产业政策和补贴,确实存在一定扭曲,从一开始双方是有谈判的空间。
但加征这么高的关税,基本等于经济上的核投放。我们长期强调政策定力、认真择机、岿然不动,意味着我方并没有妥协甚至谈判的空间。
要不然是老特对我们政治生态误判,要不然就是他根本没有想过要和我们谈。
老特在什么状态?他既要和民主党对着干,也不相信建制派共和党,因此就剩下身边的一圈亲信。
这群亲信和MAGA民众有自己强大的逻辑体系。我们不能轻易断言是错误的,但至少是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但如果人进入到有选择接收信息、建立信息屏蔽墙的时候,我们都非常熟悉,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这个信息屏蔽墙会让他在很长时间否认现实,忽略自相矛盾之处。
愤怒和委屈会加重这样的反应。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美国的逆差,看起来似乎是全世界提供给美国的东西,多于美国能给世界提供的东西。
真是这样子吗?美国有接近3000亿的服务贸易顺差,还有大量的无形资产和技术输出以及海外投资。这些都不以商品的形式存在。
但这些都是美国企业家、金融家、IT科技人员的利润和高薪来源。
逆差本质就变成了,精英阶层向全球出口无形产品、赚取高额利润(还有不少利润储藏在海外主体不回流)。而中低层民众做的东西没有国际竞争力,也不愿意进场打螺丝,在国际贸易体系里自然体现为入不敷出、储蓄率低,似乎享受不了美国全球霸权的红利。(但其实不是的,他们也从美元霸权中受益)
他们的生计只能依附于涓滴经济,服务本地化的需求,服务中上层人群。
所以你在小红书中看到了美国中低层生活的不如意。(但这不是我们自喜的理由,我们的底层更艰难)
这比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所生产的东西具有全球竞争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光景。自然会有失落感。
反制措施是什么?
我觉得不仅是中国,也包括美国的一群人,在思考这个问题。
对我国来说。我们准备了七年之久。我们应该是准备最充足的国家。但是不可以忽视的是,面对这样巨大的冲击,反制是一个系统性、多部门协调、需要高层级拍板的一系列行动。它的出台、部署可能会慢于预期。
比如今天对市场的托举依然不缓不急,遵循着过往的时间定律。但是对于很多已经在地板上的股票来说,晚了的话,即使被救起,第一反应也是抛售,加速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灵活度。我们应该不缺乏专业人士。
美国内部也在研究反制。美国有的州开始提出单独的贸易磋商。虽然这在联邦体系里很难。美国宪法明确将对外贸易管理权(包括关税制定和贸易协定谈判)赋予联邦政府,国会拥有专属权力。各州无权自行制定关税政策。
但这是一个获取政治资本的极佳机会点。加州州长就在行动。既然老特你能打破常规,我不能吗?
这个时候反抗老特的示范效果很强,是大捞政治资本的时候。索性尽早争取另外一大片不满的人群。率先在反对者的阵营中留下光辉的一笔。但是否能豁出去以非常规对常规,有点像读书人碰上兵痞子的束手束脚。如果能成就叫革命,如果不成叫违宪...等等,华盛顿之春?
但无论如何,从民主党司法追诉老特到老特打破常规的反击,从破坏规则的那一瞬间起,这个国家的基石就开始出现了动摇。
整个后续宏观判断最重要的大概就是,观察哪些因素在开始对老特的行为产生影响。一句顶一万句。一个多么讽刺的时代注脚。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