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德鲁克?
(1)
读德鲁克,首先要读的第一本书应该就是《旁观者》。这不是德鲁克的自传,但他又身处其中。书中写到了在他人生经历中给他重大影响的一些人,但是他又不是主角。这正印证了这本书的书名:旁观者。
之所以推荐大家先读《旁观者》,就是因为你不了解一个人所处的历史以及他在历史中的经历和经历中的感悟,你很难理解他在那时那地写的那些文章到底是因为什么写、为什么会这么写。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个方法,每当读我的一篇文章时总会问我: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写?
(2)
读德鲁克,第二本书应该就是《不连续的时代》。这是德鲁克写于1969年的一本书。当时苏联和美国在太空争霸、日本产业崛起并入侵美国、美国计算机产业开始起步。德鲁克写了一系列的:新产业新动力、新企业家、新经济、新文化(新多元主义)、新组织、新政府、新社会(知识社会/知识经济/知识工作者)。这是德鲁克对迈向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的一个愿景展望。
我为什么推荐大家读德鲁克这本书呢?就是因为德鲁克一直是一个有着清教徒自律自省自我提升意识的人,他一直坚信管理是项博雅技艺(你读第一本书《旁观者》你就能知道德鲁克为什么会这么认为)。但是德鲁克信仰和敬畏的博雅技艺却在现实的工商业界屡屡碰壁,让德鲁克直感叹摇头现实工商业界的贪婪、谄媚、得过且过。所以德鲁克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管理真正能够成为博雅技艺。
我倒想起另外一件事: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包政写了一段话大概意思是这样:洞察本质,只要是以机器为主要生产资料以人工为辅助生产资料的情况下,劳资之间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对等合作。只有知识劳动者或专业人士称为企业主流员工时,知识和专业成为企业核心生产工具、生产成果、核心竞争力时,劳资双方才会真正平等并合作。那个时候的组织形式、决策形式、薪资形式、激励形式,可能都会变化。
包政写这段话,是写在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中文版的序中。你说可笑不可笑,泰勒标准作业法产生于工业大生产时代,是把人当机器零件看待,形成流畅的人和机器流水线的配合。而包政的这段话说的却是知识经济和知识工作者。我个人以为,包政说的这段话,恰好就是德鲁克的期望。
大家这下也就明白了德鲁克为什么写这本《不连续的时代》的原因了吧?大家这下明白了我为什么要推荐第二本要读这本书的原因了吧?
(3)
第三第四本我建议连续读两本:
一本是《九十年代的管理》,但这本书我在德鲁克丛书中没找到,只看见上海译文出版社在1999年出版了一下,但内容还是不错的。是伪书,还是德鲁克的文章的拆分合并?我就不得而知了。
另一本是《21世纪的管理挑战》,这本书写于1999年,20世纪之末,来年就要开启21世纪。那么21世纪的管理挑战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德鲁克的又一次洞察和预言。
这两本书都是把时代和管理进行了连接,而上一本《不连续的时代》纯写的时代。《不连续的时代》写于1969年,到了1999年已经过去30年,美国开始正式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不知道德鲁克在1999年是怎么看待自己在1969年写下的预言或断言呢?嘿嘿嘿。
现在已经是2022年了,离这两本书都已经过去了20多年了,所以我很推荐大家翻看翻看这两本书:
重读《21世纪的管理挑战》,大家来品味品味德鲁克说错了哪些、说对了哪些。
重读《九十年代的管理》,大家来品味品味90年代的哪些东西,哪些改变了,哪些并未改变。
这就相当于我们有了预言机和时光机一样,在历史长河可以向前看向后看,再看看现在。
(4)
阅读完历史和时代,我们就该进入正题了。
德鲁克非常注重大时代,因为从他颠沛流离的经历(二战前作为犹太人从奥地利逃亡到美国)就可以看出,人在大时代其实非常渺小的,即使是像德鲁克家族作为奥地利上层“贵族”也是如此脆弱更别说普通民众。而企业在大时代面前也如汪洋里的一条船一样,也脆弱的很。
在大时代下,德鲁克于二战后-1946年出版了《公司的概念》。
很多人做企业,很多人做企业管理,很多人做企业管理软件,但是何为企业、何为公司,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500年前,荷兰东印度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
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募资
投资人选举成立董事会
董事会雇佣有丰富业务经验的人来做日常业务经营
董事会雇佣第三方会计师审计师,对职业经理人做的日常业务经营情况进行度量和审计
最终形成西方企业治理-三权分立:董事会-经管会-工会。
有限责任公司这种组织机制创新好啊:法人、有限责任。这激活了创业与永续经营的积极性。
80年前,老福特,把自动化流水线和泰勒工业管理方法应用到实际商业中取得成功。小福特蓝血十杰:把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分离应用到实际商业中取得成功。蓝血十杰用预算-财务绩效、计划-运筹,把福特汽车送上股票上市。
通用汽车斯隆:把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分离应用到实际商业中取得成功。用并购的方法取得财务绩效,用事业部这种组织权责创新机制取得整合运营成功。
而德鲁克写作《公司的概念》就是去通用汽车做调研两年后的成果,德鲁克高度赞扬了通用汽车的分权。但是这本书却引起了通用汽车CEO斯隆的不满,所以斯隆在退休后又自己写了一本自传《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并且这两个老顽童还在各自书中进行了笔战,互相攻击对方的短视和浅薄。想想人都到这岁数了还...,你说说这大师们也...。
(5)
在大家了解了何为公司之后,我再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那就是德鲁克在1964年写的:Result Management。你可以叫它:结果管理、成果管理,也可以叫它:战略管理。因为这本书本来叫战略管理,后来书商怕不好卖,才改的名。
战略管理咨询,是1964年波士顿咨询成立后引爆的一个热词。当时战略管理在工商业界并不流行,战略管理一词人们还都停留在军事界。书商就怕大家以为这是一本军事读物才让德鲁克改的名。我倒觉得德鲁克改名改的好,因为一个战略好不好,主要看结果,结果不好,战略构筑的再宏大再梦想再严密再体系,都没毛用。
我为什么在《公司的概念》之后推荐《战略管理》(结果管理),就是因为在公司这个法人组织中,有了企业治理架构之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公司战略。就如同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发人深省的三问: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我相信,如果让任何一个企业家来真正面对自己的真心真性来回答的话,都会汗流浃背。
(6)
有了公司,有了战略,那怎么能落地战略呢?
所以我推荐的第七本书就是德鲁克在1985年写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其实,关于大时代经济周期,关于文化精神、关于创新,德鲁克的老乡-熊彼特已经在50年前已经写了(大家可看熊彼特的《景气循环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德鲁克这才在1985年写。德鲁克其实强调的创新、企业家精神,和管理者、知识工作者一样,都是博雅技艺。
只有企业家精神才能真正落地战略,否则战略就是一个给外人看的、嘴上挂着说说而已的。
只有创新突破,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做改变世界改变产业的事,才是真正的企业家,才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这样来看,其实很多企业主并不是企业家,就如同我过去写的一篇文章一样,有买卖人、生意人、企业家之分。
公司治理三权分立、战略、创新、企业家精神,这是多么稀缺的东西啊。要没有一样都不会有,要有,这些都会有,一切皆在人。
所以德鲁克非常注重以人为中心:企业家精神-领导任务-专家人才。这和清教徒思想一脉相承。
你是否有精神信仰、追求和敬畏呢?
这要求太高了。
(7)
我推荐的第八本书就是大家老爱挂在嘴边的一本书《管理的实践》。可能这本书的书名起的比较好吧:既有管理二字,又有实践二字。其实德鲁克既没有做过管理者,也没有做过实践,却写了一本书《管理的实践》。你说这让人可笑不可笑。
其实在西方,德鲁克并不特别让工商业界的人感冒。因为德鲁克本质是管理思想家,但西方工商业界的管理却走的管理科学的路子,崇尚模型、数据、度量、技术、IT工具。商学院的教授们鄙视德鲁克,德鲁克也鄙视商学院的教授。德鲁克既没有做严格定义,也没有建立模型,也没有做数据统计,也没有做分析报告,那些德鲁克观点就如同神棍般的断言一样没啥显性证据和论证。而德鲁克在东方却很流行,可能东方人喜欢的就是思想:玄而又玄妙之又妙。真把模型、数据、度量、技术、IT工具给东方人,东方人简直受不了。这也是IT工具在东方一直规模不大、价格上不去的原因。这是文化差异,几千年来的事,不是经济发达程度、人均GDP/人力成本/老龄化等等什么原因的事。
我相信很多人读了很多遍《管理的实践》这本书,也没看出这本书到底想说啥。这本有着33个章节图书,其实核心就讲了三个事,而且都是通过三个实际案例说的。
第一个实际案例:西尔斯百货,从邮购目录到百货大楼到送货到家不断变化经营方式,但是做零售这事一直从未改变。它之所以不断改变经营手段,就是为了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变化。这就点到了德鲁克的那句震耳发聩的话:企业的使命,就是创新和营销。说穿了,就是:创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增量市场/客户。大家明白吗?客户是被创造出来的。
第二个实际案例:福特蓝血十杰。德鲁克想从这个案例中告诉大家:要建立组织啊。说实话,中国很多企业本质上就是乌合之众、团伙山头合并财报报表而已。
第三个实际案例:IBM。德鲁克香葱这个案例告诉大家:如何在知识经济大时代管理知识工作者。我在想,我们中国正处于工业社会中期正在往工业社会后期进化,工业社会后期以生产性服务为主,生产性服务就是围绕生产而做的具有知识含量的工作。虽然离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知识工作者还很远,但我们毕竟开始萌芽了。从萌芽到普及,可能至少还需要30多年吧。
(8)
我推荐的第九本书就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是德鲁克在1966年写成的。不过我建议大家再结合另一本书互相对照着看,那第十本书就是《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这本书出版于2006年(德鲁克是2005年去世的)。
两本书时隔40年,我推荐大家两本书一起看,才能真正读懂这本书。这就类似中国人说的:亢龙有悔。
德鲁克一生注重人,注重企业家、注重管理者、注重知识工作者。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反复提到管理者要多管理好自己。这岂不是又是清教徒那套路数?
信仰、敬畏、自省、自强。
(9)
我给大家推荐了德鲁克十本书,大家读了这十本书,按我建议的顺序读完这十本书,大家才能理解德鲁克。我读了快20年德鲁克,每年还是反复阅读,常读常新,结合自己的现实,反复思考咀嚼。德鲁克的书倒不能给我什么启示,但总能让我联想到什么,所以我经常笑称:德鲁克就是触发我思考的药引子。哈哈哈。
德鲁克注重大时代。
德鲁克注重以人为中心,注重自律自省自强,注重信仰、追求。
德鲁克注重企业治理-分权,注重组织整合。
德鲁克注重创新,注重以客户为中心创造新需求新客户市场。
德鲁克注重成果、实际成效。不管是战略还是管理,最终最终,必然拿实际成效来衡量。
我呢,左手德鲁克思想,右手管理科学。我还希望给这个体系再多注入两个力量:互联网络和人工智能。德鲁克虽然经历了90年代美国的互联网热,但是德鲁克毕竟学的是经济-政治-哲学,对技术的洞察与感知还是差点。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