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钱,无处可去,形成现金的堰塞湖
最近两天出差,发现机场、车站还是一如既往地热闹,连飞的两趟航班都出现了久违的延误。
过去两三年,原本已经习惯了随到随走,忘了还有干等2小时飞机不开这回事。
酒店从年后狂涨一波后,价格就没降下来。如家、汉庭都快要500起了。
但人流起来了,赚钱效应似乎差强人意。
这好比什么呢?
以前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豹子不到半天就捕到猎物。
现在是枯水季,羚羊都不生了,豹子走上一整天,好不容易发现一只落单的羚羊。可羚羊撒腿就跑,一溜烟没了。豹子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这下体力也消耗掉了,还没有得到补给。
金融机构作为钱的最前端,不敢投项目了。以前的项目接二连三出问题,光处理旧账,就够忙活的。新项目能减就减。
企业端,想的是怎样苟住,不缩编就很好了,不赚钱的项目,或者短期看不到回报的项目,能砍则砍。
甚至连就业香饽饽的蓝领工作都变少了。
最近约刷墙师傅,大概2-3天就能够约到。以前至少要10天半个月。
有钱的人,还是很有钱的。
以前可以买房、可以买信托、买股票,或者存定存都有4-5%。
现在这些都不敢买了。大量的钱,存在银行,形成现金的堰塞湖。
金主们非常焦虑,想用钱做点什么,又不知道能做什么。想存定存,发现年化3%都成了香饽饽。
这个时候突然发现,钱不是稀缺资源。能让钱生钱的,无论是一门手艺,还是一个技术,或者一整套管理模式,才是稀缺资源。
随着闲置的钱越来越多,投资收益率也会往下迁徙。项目的操盘手变得挑挑捡捡,谁的钱便宜用谁。
有位新加坡的律师朋友回国,说起外面的情况,也是有些发愁。
不光我们,其他国家也不太好。投资并购的机会明显变少,连新加坡这样的全球资金团宠地,今年的并购交易也下降了至少30%。
律师的业务,有一个方向案子倒是变多了 —— 各种制裁应对。
不过这种业务做得不开心。都是互相伤害,没事找事,平添成本。
或许解决了几个麻烦,但没有创造新的价值。
不像投资或者贸易,律师审一份合同,促成一个交易,产生增量价值。
还有一个现象 —— 之前去了新加坡的资金,大量无所事事。
新加坡地方不大,能投资的项目有限。短时间内涌进天量的资金,本地消化不了。
如果往外走,印度、马来西亚、印尼等等,人生地不熟,钱不敢随便过去。思来想去,还是要返投回国内。
可这不是刚出来吗?马上回去不甘心。没办法,总要为自己的决定买单。
反过来想一想,其实未来也没有太悲观。
该回来的钱,还是会回来的。
苟住!
- End -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