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站的流量正被AI悄然吞噬,沦为数据时代的“人血馒头”?
网上到处都在捧高踩低,鼓吹AI有多神,说“搜索引擎要完蛋了”。“现在谁还搜啊,直接问AI多快!”,有人甚至拍着胸脯说2025年70%的人都用AI查信息了。说得有鼻子有眼,乍一听还真像那么回事。按这个说法,谷歌、百度岂不都离关门不远了?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AI不原创内容,那么AI给出的答案,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AI其实就是一个升级版的蜘蛛,一天24小时在全网抓取信息。书籍、文献、企业官网、新闻媒体报道、公众号推文、知乎、百科、文库、朋友圈、评论区、各大自媒体账号等等,全都是它抓取的信息来源。从寻找答案的这个角度说,AI就是个升级版的“信息搬运工”,它把百度、谷歌的活儿换个花样接着干。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信息能入得了AI的法眼呢?谁的品牌能自动地被推送到消费者的面前呢?AI更偏向抓取权威、专业、真实、可信的内容。
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而企业的官网是企业和品牌的官方阵地,是产品和形象代言人,它代表着权威、专业。相比评论区里七嘴八舌、众说纷纭的评论,官网是自带权威光环,所以官网内容是AI抓取的首选。根据我们的AI使用经验来看:文心一言偏爱自己家的百科、百家号、文库的内容抓取;腾讯元宝则盯着微信公众号推文、朋友圈;豆包则喜欢刷抖音评论区、头条文章。
试想一下,孕妈问“哪个品牌的奶粉最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如果各个AI给出的答案都是飞鹤,那贝因美一定睡不觉了!久而久之,消费者的心智就会被慢慢改变!这就跟超市上货一样,想让你家产品摆在显眼位置,得给不同货架交“入场费”,说得直白点,就是你在网络上有没有大量权威、专业、真实、可信的内容。
国内知名的数字营销专家、22科技集团董事长许远东先生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企业数字化营销的现状:绝大多数企业都是“无官网、无数据、无内容、无入口、无数据资产”。如果连个像样的官网都没有,就像在超市里连个货架都租不起的小摊贩,顾客根本看不见你。
想让AI成为你的“免费销售员”,记住这个公式:官网打底 + 全平台撒网 + 死磕内容质量。去年618,一个做母婴用品的老板,在抖音投了上百万广告,用户刷到视频去问AI“这个牌子安全吗”,结果AI抓到的全是小红书上“包装简陋”“客服不理人”的差评,反而推荐了另一家官网信息齐全的小众品牌。现在年轻人现在精得很,看到网红推荐,先让AI查底细,到企业官网验证,如果企业连官网都没有,或者官网连个产品成分表、检测报告都找不到,立马给你打上“三无产品”标签。
其次,要看企业的自媒体阵地有没有占领,有没有卡住这个生态位。各大自媒体平台也是AI抓取的主要来源,大量优质内容,在官网首发的同时,还要同步分发到各大自媒体平台。看谁的内容铺的广、铺的多,看谁的家底厚。同一内容在不同平台出现次数越多,推荐权重越高、被AI抓取的概率越大。官网+百度系+微信系+头条系形成了一张庞大密不透风的网,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就会占领了宣传、营销的每一块高地!
- 最后,让AI“爱上”你,要说人话,要不断更新。把广告词变“人话”。别写“富含多种维生素”这种虚头巴脑、硬梆梆的广告语,说人话,接地气,越真实越好、越可信越好,越容易被AI 抓取。把“富含多种维生素”改成“每罐添加6种微量元素,专治挑食宝宝”;少标榜“权威认证”,多放“100位宝妈实测:喝一个月长高2厘米”,这样的内容会直接被AI判定为“高价值内容”。此外,还要保持稳定的输出节奏,内容要保证新鲜度,AI 最喜欢抓取这类内容。
流量从未消失,只是换了分发规则。读到这里,不妨用豆包、文心一言等AI,搜搜你的企业、产品、品牌,多问几个问题,看看AI如何回答。
作者简介:
王钦老师是生意表达专家,有20年内容营销经验。曾一篇文章帮企业带来980万元的销售业绩。现在专注外贸、机械制造、大健康行业LTD营销,如需进一步沟通交流,请拨打鬼才老师电话13123944286或添加微信:neirongguicai。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