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果断放弃羽绒服的热湃气凝胶纤维,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凛冽冬日,当街头巷尾被厚重的羽绒服包裹时,一股科技新风正悄然改变冬日着装格局。一种名为热湃气凝胶纤维的新型材料,凭借卓越性能,大有让人们果断舍弃传统羽绒服之势。那么,这热湃气凝胶纤维究竟源自何方,又有何神奇之处呢?
气凝胶素有 “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 之美誉,作为世界上已知密度最小的纳米级多孔结构固体材料,其内部 90% 以上为气体,密度仅为 3.55kg/m³,外观似云雾缭绕,故又被称作 “固态的烟” 。自 1932 年美国化学家 Samuel Stephens Kistler 首次制备以来,气凝胶在多领域展现奇特性能,其独特的网络气孔结构,使其隔热性堪称一绝,是 NASA 宇航服同款材质。
热湃气凝胶纤维正是巧妙利用了气凝胶的优异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创新突破。山东稀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科研团队,通过特有 “气凝胶微气态混合制备技术”(国家专利 202320377366.5),将气凝胶与生物活性因子相结合,成功制备出热湃气凝胶抗寒纤维 。
与传统羽绒服填充的羽绒、棉花等纤维相比,热湃气凝胶纤维优势显著。其材质轻盈,整体密度较普通纤维可下降 12% 以上 。这意味着,用热湃气凝胶纤维制成的衣物,告别了传统保暖衣物厚重、臃肿的弊端,让人们在冬日行动更为轻便灵活,却能拥有更好的保暖效果。
在保暖性能方面,热湃气凝胶纤维更是一骑绝尘。空气本就是绝佳的隔热控温介质,而气凝胶中 90% 以上是 10 - 30 纳米的静止空气团,隔热效果极佳。热湃气凝胶纤维内部丰富的纳米多孔气团,构建起巨量叠状隔热层,能高效阻隔外部低温,抵御严寒侵袭。经检测,在同等质量下,其导热系数下降超过 10% 以上,纤维保温率优于羊绒材料 。在低温环境中,热湃气凝胶纤维的隔热性能可达棉布的 5 倍以上,在 - 30℃以上的极端环境下,也可长时间发挥卓越的隔热保温性能,给予身体持续温暖守护。
除了轻质保暖,热湃气凝胶纤维还具备持久抑菌功能。纤维中含有的生物活性因子,其生态抑菌性能稳定固化在纤维内部,经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即便多次洗涤后,仍能达到国标 AAA 的抑菌标准 。这一特性不仅让衣物时刻保持清洁卫生,有效减少因微生物滋生产生的异味,还能呵护肌肤健康,尤其适合敏感性肌肤人群穿着。
在透气性上,热湃气凝胶纤维同样表现出色。其独特的纳米层叠多孔结构,与生物氨基活性因子协同作用,在纤维间形成层叠气流空间,具备蓬松透气特性。当人体运动或活动产生汗水与湿气时,能迅速将湿气和汗水向四面八方分散,快速排出体外,时刻保持体表微环境干爽舒适 ,避免了传统保暖衣物因湿气积聚导致的寒冷不适与闷热感,真正做到保暖不闷汗。
热湃气凝胶纤维的诞生,为诸多领域带来新变革。在户外装备领域,无论是高山攀登、极地科考,还是滑雪、徒步等户外运动,热湃气凝胶纤维制成的服装、睡袋、帐篷等装备,能帮助人们轻松应对极端寒冷与复杂多变的天气环境;在军事战术装备中,单兵作战服采用热湃气凝胶纤维,可在保证轻便灵活的同时,提供良好的保暖与隐蔽性,提升作战人员的战斗力与舒适度;而在日常都市通勤场景下,由热湃气凝胶纤维制作的商务保暖外套等,能让人们在室内外无缝切换,既美观时尚,又温暖舒适, 彻底改写冬日着装规则。
从实验室走向大众生活,热湃气凝胶纤维正凭借其卓越性能,重塑冬日保暖市场格局。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推广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人们冬日着装的首选,让寒冷冬季不再被厚重羽绒服束缚,以科技之力开启轻便、温暖、健康的冬日新体验。 (记者李欣)
提示:本平台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文章及图片推送时未能查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