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千禾0+”商标无效,因其易使公众对商品质量产生误认,违反《商标法》。此决定体现监管趋严,提醒食品企业规范用标,避免误导消费者。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国知商标审撤字〔2025〕172 号文件,正式宣告第 35126959 号 “千禾 0+” 注册商标无效 。这一决定在调味品行业以及广大消费者群体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于 1996 年 1 月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伍超群,注册资本约 10.3 亿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食品添加剂生产等,在调味品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该公司在 2018 年 12 月 5 日委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提交了 “千禾 0+” 商标注册申请 ,经过一系列流程,于 2019 年 7 月 21 日获准注册,核定使用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第 30 类,包括 “醋;酱油” 等商品 。一直以来,千禾味业凭借 “零添加” 等概念在市场上收获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其 “千禾 0+” 系列产品更是成为品牌的代表性产品。
然而,国家知识产权局经深入研究后认为,“千禾 0+” 作为商标使用在指定商品上易使公众产生误认 。根据 2013 年《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此次 “千禾 0+” 商标被判定违反了这一规定。基于《商标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国家知识产权局最终决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
事实上,围绕 “零添加”“0 添加”“0+” 等相关概念的商标争议由来已久。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零添加” 成为食品行业的热门卖点。众多企业纷纷以此为宣传点推出产品,但部分商标的使用和宣传方式引发了争议。此前,千禾味业就因旗下零添加酱油被检出微量镉陷入舆论风波,同时其 “千禾 0” 商标的使用也遭到质疑。当时千禾味业客服回应称 “千禾 0” 是注册商标,用于旗下中高端产品,但对于是否等同于 “零添加” 未明确说明,仅建议消费者查看配料表判断 。律师也曾指出,商家将 “千禾 0” 商标用于零添加酱油产品包装,并在瓶身用 “0 添加” 字样宣传,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并且,千禾味业申请的 4 枚 “千禾零添加” 商标均已被驳回,目前处于无效状态 。
此次国家知识产权局对 “千禾 0+” 注册商标的无效宣告,释放出了明确信号。它表明相关部门对于此类容易引起消费者误认的商标审查和监管日趋严格 。这也提醒食品企业,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商标的使用和宣传准确、合规,避免误导消费者。
若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这一决定不服,根据相关规定,可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复审 。未来,该事件的走向以及千禾味业将如何应对,值得持续关注。在商标管理日益规范的大环境下,食品企业如何平衡品牌建设与合规经营,无疑成为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
千禾 “0+” 商标事件反馈与总结及对其他企业的启发
**
千禾 “0+” 商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无效这一事件,在行业内外激起千层浪,如今风波虽渐平息,但其带来的影响与启示值得深入探讨。
千禾味业在面对这一裁决时,拥有自收到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复审的权利。若千禾选择复审,必然需要准备充分的材料,详细阐述 “千禾 0+” 商标不存在误导公众的意图及实际情况,并且要对过往该商标使用过程中引发公众误解的部分作出合理说明与解释。若不申请复审,千禾则需迅速调整品牌战略,一方面要对现有使用 “千禾 0+” 商标的产品进行妥善处理,比如更换包装、调整宣传话术;另一方面,要重新打造具有差异化且合规的品牌标识与卖点,重新赢回消费者信任,这无疑是一场艰难的挑战。
对其他企业商标使用的启发
- 精准把握商标内涵与宣传一致性:企业在设计商标时,务必使商标所传达的含义与产品实际属性高度契合,切不可利用商标制造模糊概念误导消费者。以 “千禾 0+” 为例,消费者易将 “0+” 与 “零添加” 完全等同,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这就引发了信任危机。其他企业应引以为戒,像在食品行业,若商标暗示产品 “有机”“纯天然”,产品就必须在原料选取、生产加工等全流程严格遵循相关标准,确保宣传名副其实。
- 密切关注法规动态,及时调整商标策略:商标法规处于不断完善与更新之中,企业需时刻保持关注。此次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据 2013 年《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作出裁决,释放出对易误导公众商标严格监管的信号。例如,在新规出台禁止 “零添加”“不添加” 等模糊标识后,食品企业就应及时调整商标及产品宣传中涉及此类表述的内容,避免因违规陷入法律纠纷与舆论漩涡。
- 强化商标风险评估:在申请商标前,企业要进行全面、深入的风险评估。不仅要查询商标是否存在近似冲突,还要从消费者认知、行业惯例、法规要求等多角度考量商标使用可能产生的影响。比如,一些企业在申请与产品特性关联紧密的商标时,需评估该特性表述是否准确、是否会引发歧义,像宣称 “低脂” 的产品,要明确 “低脂” 的界定标准并符合法规要求,防止日后因商标问题阻碍企业发展。
企业如何规范使用商标
- 严格按照注册内容使用:商标注册后,企业必须严格依照注册时的样式、字体、颜色(若有指定)等使用,不得擅自更改。例如,某品牌注册的商标是标准字体,在产品包装、宣传推广中就不能将其变形为艺术字体使用,否则可能导致商标被撤销,丧失商标专用权。
- 明确商标使用范围:要清楚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类别,只能在核准范围内使用,不能超范围使用。比如,某商标核定使用在服装类商品,企业就不能将其用在生产的鞋类产品上,超范围使用不仅无法获得商标法保护,还可能侵犯他人在相应类别上的商标权。
- 避免商标淡化:持续使用商标时,要防止商标演变为商品通用名称。像 “阿司匹林” 原本是商标,但因使用不当逐渐成为一类药品的通用名,企业失去了商标专有权。企业应通过规范宣传,强调商标的显著性与品牌属性,防止类似情况发生。
- 建立商标使用监测机制:定期对市场上自身商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同时关注同行业类似商标动态。一旦发现他人有侵权行为,如在类似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误导消费者,要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权;若发现自身商标使用存在潜在风险或违规倾向,也能迅速调整,确保商标使用始终合法、合规、合理。
千禾 “0+” 商标事件为广大企业敲响了警钟,在商标的申请、使用与管理过程中,唯有秉持合法、合规、诚信原则,精准契合市场与消费者需求,才能充分发挥商标的品牌价值,助力企业稳健前行。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