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可能要开始发力了
兄弟姐妹们,中国经济很可能要开始发力了。而今年的9.3大阅兵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一、发展经济的基本逻辑
一个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想要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但是国家花钱的地方又特别多,军事、医疗、教育、养老,每一个领域都是吞金巨兽。所以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国家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上世纪60年代,我们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同时封锁,苏联百万大军就部署在北方的边境,在这个时期,保证国家领土安全是首要任务,所以我们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到了军事和科研领域,而经济领域的发展则显得有点后劲不足。
到了八九十年代的时候,随着北方的威胁突然解除,世界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格局,这个时候我们进行百万大裁军,把大量的经费用到了经济建设上面,所以从90年代到21世纪初这段时间,我们的经济增速非常快,年均10%左右,创造了中国经济的黄金时代。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这段时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大量的资源全都押注到了经济上。也就是说经济能不能好转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国家有没有把重心移到经济领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二、全国战备模式
从2016年开始,很多人就明显感觉到赚钱不容易了呢?因为我们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国家的重心转移到了军事和国防安全领域,2011年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开始重点打压我们。2012年美国众议院发布报告称,我们的中兴和华为威胁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开始准备制裁我们。2015年美国对我们发动金融战。老股民应该都清楚,这一切的针对和矛盾在2016年来到了历史最高点,那一年,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在南海耀武扬威,我们四大海军上将坐镇南海,海军精锐进出,雷达直接锁定了美国航母。当时两国的冲突一触即发,堪称新时代的古巴导弹危机。

经过这次危机之后,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那种高悬于头颅的战争危机。所以在2016年开始,我们全国事实上,就结束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策略,转而变成了全国战备模式。这一点通过中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就能看出端倪。2016年这个数字只有131万亿,可是到了2023年的时候,你知道这个数字变成了多少不?答案是371.9万。只用了七年时间,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就扩张了接近三倍,增速远超同期的GDP增速。这说明什么?说明国家把二百多万亿的资源用在了关键领域的建设,从而导致民间的发展动力显得后劲不足。至于外部的贸易战和科技战,那只是影响因素,不是决定因素。一个国家发展的速度,最核心的影响因素还是内部的资源调整,而是来自外部。我知道有人要问了,那牺牲一部分经济增速,我们做了哪些大事儿呢?
三、四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能源领域的大转型:我们从严重依赖石油进口变成了全世界最强大的新能源国家,我们的光伏、风力和水力发电量大幅增长。

第二件事是产业领域的大转型:英国广播公司(BBC)亲口承认中国制造2025已经圆满成功。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判断?是因为我们经过七年的发展,2018年西方卡我们脖子的35个领域,如今有33个都已经被攻克了。在半导体、汽车制造、飞机制造、船舶制造、航天材料等多个领域,我们都走在了世界最前沿,西方的科技霸权已经被我们撕开了一个口子。
第三件事是军事领域的大转型:为什么最近几年我们的军事科技不断井喷?9.3阅兵展示的那些东西,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洲际导弹,还有电影中才见过的舰载激光武器、双座5代隐形战斗机,最魔幻的是全球化时代的六代机也诞生在了中国这片土地上。为什么这些黑科技以前没有,这两年突然就全都冒出来了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几年军事科技领域的投入形成了质变。16年我们的科研投入是1.5万亿,24年这个数字直接变成了3.6万亿。巨额的科研投入才是黑科技井喷的重要原因。有钱才能拿出真东西。

第四件事是基建领域的大升级:从2016年到2025年,村庄修了多少油坡路,县城修了多少高速,市区又修了多少高铁和地铁。我们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建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很多人只看到了双十一和春运,我们强大的运力。能送快递,就能送武器,能送老百姓,就能送最可爱的人。这十年的基建布局全都是战备升级的一部分,一切都是为了应对那场可能的战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从2016年到2025年,我们从上往下都是紧绷着神经,更何况还有疫情这种百年一遇的黑天鹅事件。所以我们的日子过得困难点也是很合理的事情。因为这段时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在西方的打压和制裁下活下去?这是过去十年的主线任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经济能好到哪里去?
四、9.3阅兵的真正意义
9.3阅兵它不是一次简单的装备展示,而是一次国力升级的重要仪式。它的举行在告诉全世界所有人,谁不让我好好发展经济,我就把谁埋在土里,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真不是开玩笑的!在看看美国的态度,自从9.3阅兵之后,美国国内就开始认真讨论全球战略要不要从进攻转向防守了。美国人又开始和我们谈判经济领域的合作交流问题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呢?因为我们展示的实力太可怕了,美国人知道正面对敌毫无胜算,所以合作共赢才成了唯一的出路。2016年南海对峙事件,我们压上了一切,最后才逼退敌人。2025年我们稍微秀一下肌肉,全世界就鸦雀无声。这样的转变在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实力已经足够强了,更何况背后还有六代机、九天无人机、轰20这些大杀器还没有展示。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没有必要一直紧绷神经了。我们可以适当的调整资源分配,把更多的钱放到民生和经济发展领域,就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政策转型一样。只不过那一次是因为敌人突然消失,这一次是因为我们自己变强大,敌人不敢轻举妄动,但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可以拿出更多的资源去发展经济了。

五、三个共识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打扫屋子再请客,同样的全力搞经济之前,我们也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所以你看看2025我们做的哪些事情。
第一件,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把一大批大佬召集在一起探讨企业的发展问题。
第二件,对金融行业进行大整顿,很多人直接进去了,这是在为中国金融市场腾飞做准备,你看看A股的整体表现就清楚了,这不是意外。
第三件,还有很多科技公司、名人主播因为税务问题被查,这实际上是税务改革的前置准备工作,你如果经常看新闻就会清楚,现在国内经济发展高层已经达成了三大共识。
第一大共识:是要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反内卷,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让全国的资源、资金、人才充分的流动起来,比如说西电东输,南水北调,东部产业向西部大迁移,这就是全国一局棋的重要共线。
第二大共识:是要用高科技产业替代房地产和外贸出口。之前很多人问汽车行业能不能取代房地产,答案是当然不能。因为房地产对标的是所有高科技产业,而不是一个汽车产业。未来芯片、汽车、大飞机、船舶制造、航天无人机等多个领域合在一起,就能对冲房地产行业留下的缺口,从而让中国经济恢复正循环。目前看来,这条路是正确的。为什么国家要反内卷?因为内卷不利于产业升级,只会造成产能过剩,所以必须全面整改。

第三大共识:是推进财税改革。不管是强制缴纳社保,还是养老金领域的调整,或者是对主播高收入群体的查税、补税核查,以及地方财政政策的调整,其本质上都是为了补上土地财政时代之后的缺口,为日后的经济建设和国家发展找到新的前台。不管是新藏铁路、川藏铁路,还是雅鲁藏布江的水电站,这些大工程都需要钱,钱从哪里来?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最后一锤定音的就是9.3阅兵,用武力威慑、去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从而让我国经济再次发力,有合适的外部空间。当美联储开始继续放水降息,就意味着我们的政策调整空间又出现了,就和去年的九月份一样,到时候一定会出台一些刺激措施,比如说:房贷利率降低,对股市的支持,还有降准降息,这些福利政策全都会挨个出现。当一切准备就绪,中国经济全面复苏的条件就十分充足了,到时候一个新的周期将会来临。
经济不会永远繁荣,但也不会永远低迷,在周期之间反复循环就是历史的真相。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看懂趋势,把握机遇,只有这样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赚到属于自己的财富。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