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中国遇冷:关注温饱胜过争金夺银
与三年前的东京夏季奥运会相比,中国民众对今年巴黎夏季奥运会的关注热度显著降低。图为7月25日北京一名妇女骑脚车经过街上的一面奥运赞助商广告墙。(法新社)
四年一度的夏季奥运会当地时间星期五(7月26日)晚在巴黎盛大开幕,但对于距离巴黎9200多公里的上海市民孙涵(27岁)而言,今年的奥运会来得静悄悄。
孙涵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过去一段时间,她只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过中国运动员入住巴黎奥运村的画面,但对于即将开始的奥运赛事和项目,她本人“没怎么关注”。
就连平时关注体育赛事的李斌(化名,34岁)受访时也说,今年的奥运会“完全没氛围”,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相比,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即便与三年前的东京奥
运会相比,今年奥运会的热度也显著降低。清华大学2021年在东京奥运会期间的一项调研显示,绝大多数中国网民对东京奥运会有所关注,其中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的比率分别为69%和21%,完全不关注的仅有0.2%。
三年过去,中国民众不光对奥运会的关注度降低,甚至连想看开幕式转播的人数也在减少。由中国媒体发起的微博投票“你会熬夜看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吗”,截至星期五晚9时,共1万2000人参与投票,其中超过7100人选择“不会看”,是选择“会看”人数的超过两倍。
对于今年奥运会首次推出的“在电影院看直播”的活动,中国民众似乎也并不买单。截至开幕前不到12小时,在中国观影购票平台猫眼电影上,选择“想看”开幕式的民众仅有2万6000多人,不到其他热映电影想看人数的十分之一。
从事行政工作的上海市民杨佳琳(36岁)受访时说,奥运比赛中有中国队,还是应该看一看。不过她坦言,比起奥运,自己更关注退休年龄调高这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她说:“人民的幸福感降低了,首先关注的是温饱问题;人民的幸福感提高了,才会关注奥运这类精神上的东西。”
01
一、奥运讨论呈现多种声音
除了看与不看奥运会,中国民众今年对奥运相关话题的讨论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多种声音。
中国官方两周前宣布派出716人代表团出征巴黎后,中国网民抓住的第一个话题是:派出如此庞大的队伍,要花多少纳税人的钱?716人中只有405人是运动员,其他人不是公费旅游吗?
在这之后,提倡环保的巴黎奥运主办方不装空调、中国队自带300台空调的话题也引发关注。对此,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秘书长张新本周不得不线上辟谣,称网上说法不实,奥运村提供移动空调租赁服务,代表团可根据天气情况租用。
中国前职业篮球运动员陈正昊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过去中国民众对奥运的认知比较简单,希望中国选手有好表现,夺牌越多就越开心。但现在中国民众考虑问题有更多角度,也不仅仅局限于精神层面。
陈正昊认为,民众发出不同的声音,让政府着力解决民生或社会上一些更严峻的问题,而不过于偏重关注奥运,是一件好事。
02
二、奥运投入趋于理性
北京2001年申请举办夏季奥运会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迎来高速增长期。中国政府当年为举办奥运投入2800亿元(人民币,519亿新元)。另据中国媒体引述官方数据报道,在2001年到2008年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速达11.8%,北京市人均GDP翻了一倍多。
反之,在巴黎奥运会举行的当下,中国第二季经济增速放缓至4.7%,内需不足和外贸出口的压力仍未缓解。
陈正昊说,2008年全民热情高涨迎接奥运,是因为希望在世界面前展现一个走出落后历史的中国。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民众对奥运和金牌的关注逐渐回归理性,也开始注重在奥运以外其他领域寻求突破、展现国力。
不过,对于民众质疑中国代表团铺张浪费,陈正昊则指出,大众所看到的赛前投入,只是对运动员整个训练周期投入的很小一部分。“已经投入大量资源,练了运动员一个周期,临近比赛前的投入,还是值得的。”
他续说,中国过去的思维的确是唯金牌论,只要拿到金牌,怎样投入都没问题。但现阶段对奥运的投入也趋于理性,讲究投入产出比。“虽然拿牌的项目还是很看重,但出发点不是为了向世界秀肌肉,而是为了让运动员发挥正常水平。”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