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无法代替你在专业性上的学习
2025-02-09 09:45:35
·
采铜的创想世界
·
采铜
昨天意外地发现 DeepSeek 其实并不太懂古诗词……事情是这样的,我突发奇想,让 DeepSeek 把一本书的内容变成一首诗,我是这么问的:用《被讨厌的勇气》中的核心思想,创作一首七言律诗。
昨天意外地发现 DeepSeek 其实并不太懂古诗词……事情是这样的,我突发奇想,让 DeepSeek 把一本书的内容变成一首诗,我是这么问的:用《被讨厌的勇气》中的核心思想,创作一首七言律诗。我粗看了几遍,发现写得还真不错,尤其是其中的颈联(第五、六句),很有感觉。但是再一细看,发现一处地方不对:第三句的“鉴”字押韵了!在律诗中,偶数句必须押韵,奇数句不能押韵(但第一句除外,可押可不押),怎么 DeepSeek 连这个都不知道么?连这都不知道还做啥诗啊!我想或许它是一时疏忽了,于是我就提示了它一句,没想到它竟然还是“执迷不悟”:
经提醒以后,DeepSeek 把“鉴”改成了“全”,原来的问题一点儿都没有解决,还是不对。其实要改对很简单,“鉴”是镜子的意思,那就把“玉鉴”改成“玉镜”就好了。再观这首诗,内容和意境上来看真的算不错,颔联和颈联也对仗了,但是在平仄上的格律要求还是没有完全达到,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如“瑜”字、“玉”字)。我想既然 DeepSeek 连押韵都没完全搞明白,那么更不用奢求把平仄搞对了(有一说一,平仄格律因为是入声字的问题而比较复杂,古代一部分入声字在汉语拼音方案中被划入平声字,导致古今不同,所以不奢求 AI 把平仄完全写对,本文也只讨论押韵的问题)。接下来我就好奇了,“第三句押韵”这样的低级错误是 DeepSeek 的“偶尔失手”,还是“惯常操”作呢?于是我就搜索了一下别人的公众号文章,发现了很多类似的情况……这首诗第五句的“乱”和第七句的“雁”也押韵了,都是错的……这首诗更加离谱,换了一个韵…(更正:此处有误,按平水韵,为同一韵部)所以,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许多用 DeepSeek 来写古诗词的人自己根本不懂古诗词……如果你也想用 DeepSeek 来作古诗,那么你不妨问问自己:“近体诗的格律知识我了解过吗?” 我这里就只说了“唐诗”,不说“宋词”了,因为“宋词”的格律要比“唐诗”复杂得多!每一种词牌就是一种格律,有多少种词牌就有多少种格律,你搞得明白么?DeepSeek 搞得明白么?如果你一点儿都不了解古诗词的格律知识,那么当你用 DeepSeek 作出一首古诗词以后,你根本没有能力去评判这首诗的好坏,你想当然地以为这是一首诗了,却丝毫不知道它可能只是一个“四不像”和“丑八怪”……
有人可能会说,那我就不叫 DeepSeek 写古诗了,我让它写现代诗可以不?OK,当然可以,但是可能你不知道,现代诗虽然可以写成自由体,即没有明确的格律要求,但是它也是讲求诗的“音乐性”的,只是这个“音乐性”不是外显的,而是内隐的,也更加复杂。如果你自己没有读诗的经验和功底,那么你同样无法评判一首 AI 写的现代诗到底是一首好诗还是一个怪物……
所以,从作诗这个例子引申出来,就得出了今天我想表达的一个结论: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要想让 DeepSeek 或者其他 AI 工具帮你做一件有一定专业度的事情(事实上,任何事情都是有专业度的),那么你自己也必须具备这方面的专业性,因为你要担负为 AI 的输出内容进行审核和校准的责任。这还是最起码的,最好你还要有足够高的“审美能力”,这样的话,你才可以在 AI 输出的多个内容中进行最优选择。AI 输出内容非常“快”,“快”就意味着“多”,但是“多”了以后,你怎么在里面找到一个“优”呢?这就是看个人能力了。这个过程中,绝对少不了人的参与,尤其是专业人士的参与。AI 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杠杆,它可以让本来就专业的人、善于学习的人变得更强大、更高效,但是并不会让一个笨蛋突然变成智者,不会让一个500斤的胖子穿个套装就变成钢铁侠!出于这个原因,我现在特别反感流行的一些网上的“支招”,教大家把 AI 生产内容全自动化,比如让 DeepSeek 生成视频脚本,然后扔给AI视频工具生成短视频之类,这个过程里“人”是不需要参与创作的,直接实现了“去人化”!这种无人流水线的内容生产,绝不会产生什么好东西,只能产生垃圾罢了。扪心自问,如果你生产了这么多垃圾,你自己会看么?我们大众喜欢这些垃圾么?我们需要的是精品,是像《哪吒》那样十年磨一剑的精品!而精品的诞生,永远离不开“人”的情感、想象力、热爱甚至痴魔!
坚持不懈地提升你在某件事上的专业度,逼迫自己扎扎实实地去学、去练,守一不移,爬过一座又一座山,然后让 AI 带你起飞。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