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24小时封神与塌房实录:从“赛博炼丹炉”到“人工智障”
2025年3月6日凌晨,一款名为Manus的AI产品以“国产之光”的姿态冲上热搜,其出道速度之快,堪称科技界的“顶流爱豆”。官方宣称这是“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能像人类助理一样“动脑又动手”:上传简历自动生成人才报告、输入一句话制作十页PPT、甚至预测股票涨跌——演示视频里,Manus宛如《钢铁侠》中的贾维斯,用一行行代码编织着“打工人失业”的赛博童话。

资本市场瞬间沸腾,A股AI概念股集体涨停,二手平台闲鱼上的邀请码被炒至5万元,堪比春运抢票现场。自媒体更是默契上演“夸夸群”大戏,标题清一色“今夜属于China”“硅谷颤抖吧”,仿佛OpenAI的棺材板已经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
科技感吐槽:这波操作堪称“AI界李佳琦”——先造一个“OMG买它”的噱头,再用饥饿营销让全网疯狂。只不过,李佳琦卖的是口红,Manus卖的是“技术自信”。
2. 出圈密码:PPT、黄牛与“爱国流量”
Manus的爆红,本质上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互联网行为艺术。

PPT造神术:演示视频中,Manus生成的“小米SU7十页PPT”成为流量密码。可惜眼尖的程序员发现,模板竟与某宝9.9元素材包雷同,而“自动分析股票”不过是调用了雅虎金融API,和两年前OpenAI的Agent演示如出一辙。
黄牛经济学:邀请码机制被玩成了“数字奢侈品”。闲鱼卖家一边标价5万元,一边声称“内部渠道”,实际却是空手套白狼的“赛博倒爷”。
爱国Buff加持:自媒体将Manus与“国家科技实力”强行绑定,喊出“2025东方破晓”等口号,成功煽动情绪,让质疑者一度沦为“汉奸嫌疑犯”。
这届网友的爱国热情,终于从“鸿蒙系统”转移到了“AI助理”——只不过,上一次是“自研系统”,这一次是“自嗨PPT”。
3. 24小时塌房实录:从“封神”到“封号”
Manus的“翻车”速度,比AI生成一篇周报还快。
技术打假:开发者发现,Manus的核心功能不过是“GPT-4套壳+工具链拼接”。有团队宣称3小时复刻了其核心代码,技术门槛低到“不如小区门禁系统”。

体验翻车:内测用户上传需求后,系统卡顿如“90年代拨号上网”,生成的股票报告数据错乱,甚至被扒出调用的是模拟数据而非真实接口。
海外冷场:Reddit和油管上几乎无人讨论,海外开发者毒舌评论:“中国版AI神话,专供内循环”。
创始人黑历史:CEO肖弘被扒出曾开发微信插件“壹伴助手”,网友调侃:“从做公众号工具到‘颠覆OpenAI’,这技术跨度堪比从贴膜小哥变身马斯克”。
4. 谁在捧杀中国AI?
Manus的闹剧,暴露了国产AI生态的三大顽疾:
自媒体造神流水线:头部科技博主集体“拿钱办事”(或“拿码办事”),评测文案如同复制粘贴,连错别字都懒得改。
资本催熟泡沫:A轮融资压力下,团队不得不靠“PPT估值”续命,结果演变成“技术不够,营销来凑”的荒诞剧。

用户“技术自卑”与“报复性追捧”:部分网友将对OpenAI的仰视,转化为对国产AI的“溺爱”,甚至主动为漏洞找借口:“毕竟是国产,宽容点!”
国产AI需要的不是“溺爱式包容”,而是“严父式鞭策”。若每次翻车都用“创业公司不易”洗地,中国技术永远只能是“温室里的韭菜”。
5.AI创业启示录:少点宏大叙事,多修“技术内功”
Manus的教训,给行业泼了一盆带着冰碴子的冷水:
技术突破≠工具链组装:调用API和生成PPT只是“表面功夫”,真正的Agent需要底层架构创新,而非“Ctrl+C/V版GPT”。
警惕“爱国营销”陷阱:将产品与民族情绪绑定,短期能收割流量,长期必遭反噬——用户或许健忘,但代码不会撒谎。
资本请慢一点,技术请快一点:与其砸钱买热搜,不如学阿里通义千问“用参数说话”;与其炒作邀请码,不如开源代码接受极客测评。
Manus的24小时过山车,像极了中国AI的缩影——一边是“五年赶超硅谷”的豪言,一边是“三小时复刻”的尴尬。若真想让“国产之光”照亮世界,或许该先关掉PPT,打开代码编辑器。毕竟,AI界的“东方破晓”,从来不是靠自媒体刷屏,而是靠一行行代码堆出来的黎明。
.END.
联系入群|加微信89931668
免费DeepSeek教程与资料库
下载网址:qitongshe.com/deepseek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