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蔡文胜:我喜欢1块钱赚100块的生意,而域名就是这样的机会!
一、底层淬炼:从街头小贩到原始资本积累
1970年,蔡文胜生于福建石狮农村,家中有8个兄弟姐妹,童年贫苦——6岁种水稻,8岁卖油条冰棒贴补家用。高一辍学后,他辗转于底层生意:摆地摊卖电子计算器(8元进10元出)、翻录邓丽君磁带(日赚百元)、开服装厂,甚至远赴东南亚做水泥贸易。

第一桶金源于股市嗅觉。1999年,他押注全部积蓄30万港元买入盈科数码股票,趁互联网泡沫前高点抛售,获利超百万,完成原始积累。
二、域名战争:草根的“互联网圈地运动”
2000年4月25日,蔡文胜在香港看到一则新闻:域名business.com以750万美元成交。他当即花1.1万买下人生第一台电脑,杀入域名投资。初期因不懂规则惨败:模仿联想注册FM86.com等上千域名,血亏几十万。
破局关键:在于发现“域名掉落”规则:未续费的域名可重新抢注。他独创四招:
1. 技术攻坚:编程批量生成域名,匹配注册商预筛名单,专攻高价值目标;
2. 极速注册:填简写信息(如1@1.com)减少数据量,提交速度提升3倍;
3. 绕过DNS验证:利用系统漏洞省去校验环节;
4. 直连美国服务器:减少节点延迟,成功率飙至50%。
2001-2003年,他注册5000多个域名,售出超1000个,买家遍布全球:
- 爱奇艺qiyi.com、土豆网tudou.com(以“奇异果”“土豆”为灵感注册);
- 暴风影音baofeng.com、创新工场chuangxin.com等,年入数百万。
“我喜欢1块钱赚100块的生意,而域名就是这样的机会。”
——蔡文胜总结域名投资的暴利逻辑

三、流量为王:从导航站教父到谷歌收购
2003年,蔡文胜发现网民记不住复杂网址(如sina.com),虽已有hao123,他仍创立265.com导航站,将手中优质域名全部导流至此。仅一年,日流量突破400万,吸引IDG投资——成为首个获VC的草根站长。
2007年,谷歌收购265.com,附赠单字母域名G.cn。外界估算交易额超2000万美元,蔡文胜借此跻身互联网主流。

四、投资帝国:天使的“快狠准”哲学
2005年起,他连续三年自费举办中国互联网站长大会,集结姚劲波(58同城)、庞升东等未来巨头,被尊为“个人网站教父”。投资风格鲜明:
- 信条:“有用户就有价值,先占流量再寻模式”;
- 决策极快:半小时敲定投资,款项当场到账。案例:1200万收购暴风影音未签合同;100万投资熊俊(创新工场)仅一顿饭时间;
- 押中明星项目:4399游戏、58同城、飞鱼科技等,推动三家公司在港股上市。
最大赌注在2008年:砍掉火星文等十余项目,聚焦“傻瓜版Photoshop”——美图秀秀。2016年美图港股上市,市值359亿港元,蔡文胜持股38.32%,身家超120亿,加冕厦门首富。

五、争议与新战场:区块链的荣损博弈
2017年后,蔡文胜转向区块链:投资OKex交易所,美图发行代币BEC(美蜜币)。但BEC因漏洞24小时内价值归零,引发“收割韭菜”质疑。他回应:“积累期还需时间”,域名仍是其数字资产帝国的根基。
传奇内核:草根智慧的胜利
蔡文胜的成功密码,藏在其商业本能中:
- “南方人思维”:看准就干,拒绝空想。“北方人总纠结商业模式,南方人赚钱就做”;
- 技术短板用勤奋补:为学域名,日夜泡论坛发帖量是他人10倍;
- 资源杠杆大师:早期用磁带翻录齿轮改装术提效3倍,域名时代复用同款“效率革命”逻辑。
“隆中领略”——
他办公室的匾额题字,亦是野望:
“诸葛亮在南阳种田,却不忘整个世界。”——蔡文胜的自我期许。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