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笑,少林寺的数据管理能力,比大部分企业做的都好
先自我坦白,有没有蹭热点?
我说没有,肯定不对,因为早不提晚不提,非得这个节点提少林寺。
我说有,其实也不合适,因为满屏的少林寺和方丈释永信,我又是做数据服务的,自然而然的要带着数据的知识和观点去看这个组织,以及相关的寺庙经济。

先来一组少林寺的营收数据
• 2000年前后:年营收不足300万元
- 2010年前后:通过文化衍生品开发、武术培训等渠道,年收入实现数亿元增长 • 2020年后:门票、文创、巡演等综合营收突破12亿元 • 2025年数据显示其年营收已超10亿元
因为少林寺不是上市公司,连盈利性组织都算不上,所以外界不太可能拿到真实的营收数据。以上信息,来自百度。如果你非要杠,就跟百度杠去。
但是,少林寺年营收超过10亿,问题不大吧?
根据中国现行企业规模划标准,营收超过10亿元的企业通常属于大型企业范畴,如此说来,在市场上算是个大企业了。
大企业了的意思是,背后大概率会有相关的数据部门,即便不是独立的,也应具备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的能力。
最起码最起方丈们得看看寺庙的钱(财务报表)吧?不太可能灯下黑。
再往下说,少林寺的营收主要来自门票、文创、巡演等方面,那这些方面日常的数据的整合处理,数据分析,如果没有的话,怎么生成财务报表?带着这些疑问,我来扒一扒。
不扒不知道,一扒吓一跳,原来少林寺居然有大数据技术研究院!
少林寺大数据技术研究院
2021年,在释永信的推动下,河南少林大数据技术研究院成立 。


这就对上了,合乎逻辑。
这个研究院的业务领域

研究院核心任务之一:
通过对少林文化数据的采集、整理、加工、分析、挖掘与评估等,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提供大数据服务。
但是,我猜这个研究院大概率会关注两方面:
1. 具备传统的数据技术处理能力,从而支持少林寺数据化管理。 2. 另外一个是,少林寺日常运营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尤其是文旅数据(游客信息、门票信息、少林寺IP信息)等,研究怎么把这些数据做成数据资产,进而变现。
根据高金智库数据资产研究所提供的2024年数据资产研究报告,文旅行业入表企业真是不少,全行业占比挺高的。很多文旅组织,把相关的IP资产打造成数字产权,还有的把日常运营数据封装成数据资产入表,从而增信融资。

营收超过10亿的大公司里面,是不是都有数据部门?
根据我的经验,不是。
大部分都多多少少会有个数据相关的团队,而且是挂在IT部门下面,对公司数据管理和利用的定位是,合规以及业务赋能,和IT使命差不多。
然而,少林寺已经成立了单独的大数据研究院,这可是个组织实体。可见少林寺对数据的重视,对数据的研究,是不是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公司?
除此之外,少林寺大数据技术研究院还开发出“少林功夫AI教学系统”, 这套系统通过动作捕捉技术,为全球200家武馆提供标准化课程,每年从中收取的服务费超过5000万元。

就问你服不服?
除了少林寺,灵隐寺也在2021年就开始了数据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成立了数字化赋能研究中心,用利用对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分析,为灵隐寺降本增效。
我曾经3年前在朋友圈发过这个新闻,还做过点评。


写在最后
这个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年代,任何组织做大了,都离不开数据,离不开数据治理,更离不开数据管理,甚至都在考虑数据是不是可以变成数据资产进而变现。您说是不是?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