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光环褪去,扒一扒背后的商标故事
近期,一段“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的视频突然引爆网络。
百果园跌落神坛
网传视频里,余惠勇面对 “水果太贵”的质疑,掷地有声地表示:“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我们想告知消费者,最后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
这番话一出口,“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等话题瞬间冲上微博热搜。评论区瞬间成了热闹的菜市场,网友们的吐槽几乎要把屏幕掀翻。
近两年,社交平台上关于百果园质量吐槽不少,这些糟心的体验,与百果园“教育消费者”的高调形成了辛辣对比。消费者不是不愿为品质买单,只是当“高价”换不来“高质”,甚至换来了发霉、变质、掺杂异物时,所谓的“教育”就成了笑话。
据了解,2024年之前,百果园业绩一直处于增长态势。而去年一年,风云突变,百果园零售门店同比净减少966家,只剩5127家,平均每天关店2.6家。
百果园品牌商标一波三折
网上的吐槽声浪里,藏着消费者对百果园的复杂情绪,像是对曾经信任的品牌既失望又惋惜。回顾百果园这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小知发现其在商标布局层面也是一波三折。
1.早期疏漏
2002年百果园创立时,创始人余惠勇未及时注册核心类别(35类)商标,导致招牌被抢注。山寨店大量出现,甚至反告正牌侵权,百果园为此付出1.8亿元代价,包括现金赔偿、股权置换等。
2.商标纠纷
2018年,海南东方祥麟公司以持有31类“百果园”商标为由起诉深圳百果园,索赔9103万元。但法院认定双方商标类别不同(31类为鲜水果商品,35类为零售服务),且未造成消费者混淆,最终驳回诉讼,东方祥麟公司倒赔50万元诉讼费。
3.品牌升级
2019年百果园更新logo,以“猴果果”“乐桃桃”为吉祥物,强化品牌形象,传递“敬自然生命”的理念。新logo采用扁平化设计,绿色为主色调,寓意生机与活力。
商标布局的重要性
商标布局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百果园的案例警示创业者:开业前需完成核心类别注册,发展过程中强化防御性布局,上市前确保全类覆盖。通过科学规划商标类别,企业可构建品牌护城河,抵御市场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