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的“骗局”:为什么Google官方页面(2.3万流量),输给了一个普通博客?
大家好,我是Tan。
在SEO的世界里,我们每天都在与数据、关键词和不确定性作斗争。
我们都渴望找到一条清晰的路径,能让我们投入的每一分精力,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流量增长。
今天,我想带你复盘一个真实的“案例”。
这个案例始于一个看似简单的选词问题,却牵扯出关于“用户意图”、“页面权威”和“流量预测”的深层逻辑。
读懂它,你将获得一套能让你在任何项目中都清晰决策的思考框架。
第一章:迷局的开端 —— 两个关键词,一个答案
我们的故事,始于两个关键词:
1. A: "Submit website to search engines" (搜索量1.6K, 难度49%) Submit website to search engines 2. B: "How to Submit Your Website to Search Engines" (搜索量210, 难度30%) How to Submit Your Website to Search Engine


🧩 读者的困惑: “为了排名第一,我是不是应该选难度更低的B词?这两个词的数据差异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是个典型的“战术陷阱”。
而顶尖高手的破局点在于一句话:停止在“词”的层面做选择,要在“问题”的层面去思考。
这两个词,都指向了同一个用户问题:“我如何让网站被收录?” 所以,你的任务不是二选一,而是创作一个能最完美解答这个“问题”的页面。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追问:“就算问题一样,为什么它们的搜索量和难度差这么多?”
别急,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我们破解下一个、也是最关键的谜题后,你就会恍然大悟。
第二章:破解谜案 —— 专业图书管理员,从不只推荐“大部头”
解决了“选哪个词”的问题后,一个更深的谜题浮出水面:
🕵️♂️ 核心谜题: “在搜索结果页上,一个Google官方的开发者页面,预估流量高达2.3万,为什么它会输给Kinsta这种普通博客?”

要想破解这个谜案,并预测出我们自己的流量,就必须理解Google算法的一个核心原则:
💡 核心洞察:最“合适”的答案,远比最“权威”的答案更重要。
让我们用一个图书馆比喻来理解:
你只是想借一本《现代艺术入门指南》(排第一的Kinsta页面),一个专业的图书管理员(Google算法),绝不会因为《世界图书馆发展史》(排第五的Google开发者页面)更权威,而把它硬塞给你。
这两个页面的流量,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用户资产”,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 排第一的Kinsta博客 (5-7k流量):【你的直接对标者】 它是一本“初学者操作指南”,精准地服务了“如何提交网站”这个入门级意图。它的流量,就是你这个项目最现实的“流量基盘”。如果你能做出比它更好的指南,你的目标就是拿下这部分核心流量。
• 排第五的Google开发者页面 (2.3万流量):【你的潜力指示器】 它是一本“技术参考手册”,它的高流量来自于成百上千个开发者才会搜索的技术长尾词。它不是你的直接流量目标,但它告诉你:这个主题的“天花板”极高,并且,它也是你的*“灵感宝库”,你可以从中寻找内容拓展的方向。
谜案破解了: Google没输,它只是为不同的人,推荐了更合适的书。
你的流量目标也清晰了:
• 🎯 核心目标(可实现): 8,000 - 10,000 月度流量。 (通过创作一篇全面超越Kinsta的终极指南来达成) • 🚀 梦想目标(可冲击): 12,000 - 15,000 月度流量。 (在核心指南基础上,从Google页面中借鉴灵感,增加内容深度和广度,去捕获更多“准中级”用户的搜索。)
专家附录:为什么同主题的关键词,数据差异巨大?
读到这里,我们再回头看最初的那个问题,你就豁然开朗了。
1. 关于“关键词难度 (KD)”:49% vs 30%
它代表什么?
关键词难度(KD)通常是基于当前排在首页的那些页面的“权威度”(主要是反向链接的数量和质量)来计算的。
“Submit website to search engines” (KD 49%) 的难度更高,因为它作为“核心词”,竞争最激烈,SERP上盘踞着最强的几个页面。这个49%才是你真正的“准入门槛”,是你需要超越的对手强度。
“How to Submit Your Website to Search Engines” (KD 30%) 的难度较低,可能意味着在这个更具体、更长尾的问句式搜索的SERP上,平均页面权威度稍低一些,或者竞争没有那么“白热化”。
2. 关于“搜索量”:1.6K vs 210
它代表什么?
它反映了用户在提问时,使用不同措辞的频率。
为何有差异?
1.6K的“Submit website to search engines” 是这个主题的“核心词”或“种子词”。它是最大众化、最直接的搜索方式。
210的“How to Submit...”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长尾问句”。它更具体,意图更清晰
这两个数字只是冰山一角。它们帮你确认了“主题的核心问法”,但你真正的流量,将来自于捕获所有相关长尾词后形成的、远超两者之和的“流量场”。
总结:从案例到框架
从“选哪个词”,到“为什么他排第一”,再到“我能获得多少”,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最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SEO战略思考框架。
真正的SEO高手,不是拥有更多的信息,而是拥有更深刻的洞察力,能从看似混乱的数据中,理清用户的真实意图,并制定出最精准的应对策略。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