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兼容马克思
triple。算法研究者。下面是他的口述,程苓峰增删提炼。

1
清朝大部分时间,东三省没有开发,因那是满清的龙兴之地,严格管制。但后期,日俄在边境上一面野蛮侵略,一面软性渗透,所以满清开始往东三省移民。因一直没开发,所以是个不可预测的自然环境,跟美国历史上的西部大淘金没区别。
那里没官方组织,大家必须拉帮结派,定新规则。有很多沟子,每条沟子要选出一个沟长,沟长立家法,组织起来跟俄国人和日本人既合作也对抗。
像当年荷兰的海盗,船上不继承帝国的任何法律,因在海上的风险太大,必须自治。海盗精神的本质是,公海是自由的,抢劫是合法的。
福建、广东人至少几百年前就出海做生意。我们加入世贸后渗透进世界的速度之快,超出了西方的预期,也超出了自己的预期。中国人敢打敢拼,一旦给了合适的土壤,就会疯长。我们在市场和技术上学西方,但精神上东方西方没高下之分。
大航海,本质是走出舒适圈,面对不确定性。中国人在最初的神话时期就有大航海精神,不是今天才有。东亚大陆的中间部分是中原,安居乐业,但四周被丛林、海洋、高原、戈壁倒逼出来一种开拓精神。
我去过东三省的知青博物馆,那些人在那里搞国土开发,我感受了什么叫奔放气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就是那个时代的大航海精神。
所以我从来不信,中国人的精神广度比西方弱。再加上文字,文明大厦的砖头,最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心智的东西。
汉字以相为第一位,英语以音为第一位。相是视觉,给人的信息丰富量远大于声音,因为把相关物件叠加之后有一种综合感受。而声音是严格按照时间序列,所以英文是扁平的,只有扁平才能有严格的次序。
相是立体多维的,要求非常简练,表达的空间大。英文是复杂精确的描述,没有中国字那种言外之意。
视觉看到的都是景色,景色更容易带入情感,比喻更能产生灵感和共鸣。西方的比喻基本都在表面。
郑和下西洋没成为哥伦布,因当时中国的生活相对西方太好了,不需要开辟新天新地,掠夺当地资源。
元朝是异族统治,虽然以人种分阶层,但底层基本自治,宽松而民间繁荣,全真教就出在那个时候。汉族终于收回政权建立明朝,人很开心,把这种自豪的情绪传递出去。郑和下西洋发生在这个年代。
而西方大航海发生在黑死病的基础上。1/3的人死掉了,他们把疾病当做神罚。所以出去抢资源,抢劫是他们的命根子,不是锦上添花,不是交朋友。
在人的开拓精神之外,今天大航海的共同主题是技术。中国的文化搭载TikTok这艘航母出海了,之前外国人是看不到中国的内容的。
但短视频这种东西不能登堂入室,而deepseek可以。deepseek把推理成本打下来一个数量级,会逼着人类不得已进入大航海时代,每天都会有神奇的事发生。
用deepseek写历史书,肯定比传统编辑力量更大。它写不出红楼西游,但精品的影响力在逐渐被消解。现在人看的是网络小说。
文学的量在提升,但质一直在下降。最早期的是诗经离骚,是孔子、屈原少数几个人搞的。到后来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今天的网络小说,抖音。文化能量一直在下降,但受众越来越多。
钱钟书比较过,宋词的生命力比不上唐诗。唐诗是赤手抓蛇,把人的肾上腺素激发出来,宋词多是讲生活。
夏时代,用的是玉。商用的是铜,后面是秦砖汉瓦,唐用的是陶瓷,宋用的是纸和绢,清用的是木头,现在的用的是玻璃和塑料。趋势是普惠,技术平权。
平权,就是释放每个人的欲望。
在北美大陆,为什么是英语世界战胜了法语世界。法国是陆权国家,当时要精挑细选本土的人到北美去,感觉是要负责任的。但英国是海权国家,北美大陆是公海,你们是自由的,自己去斗争,想怎么搞怎么搞。
新教改革也是平权。因很多人不被纳入天主教的体系,所以他们自己去定义如何是好的教徒。那些年头,新教这些人的人均水平,应该是低于天主教。
但英语世界战胜法语世界,是在北美这个新大陆才发生的,并没发生在欧洲。在新的领域,自由放任会更强,但在有秩序的老领域,自上而下的治理更好。
2
站在西方的角度,中国崛起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为生产力服务。这是加速主义。说白了,放下教条,一切为了赢得生存。
西方第一次见识到这次创新的威力,最开始是朝鲜战争,接下来是两弹一星、三线建设,然后是中国加入世贸,这是大杠杆。直到中美贸易战、金融战、技术战。
从1840以后,中国人一直在被迫大航海。2020年开始的大航海,是肉身走出去。而在之前180年,三个甲子,中国是在内部大航海,灵魂新陈代谢。是一个半殖民地在马克思理论里的大航海。
中国为什么比西方做的好,是因西方的生活条件更好,没必要拼命,长胖了也拼不动了,就像当年郑和下西洋并没有成为哥伦布,一样的原因。
中国人打破了意识形态的垄断,就是现代化并不只属于西方,中国被西方的船坚炮利倒逼着接受了达尔文主义,还有加速主义,物质化。赢了才能活。
马克思出生在资本主义的腐败环境里,看到工人苦,想降低劳资矛盾。但在中华文化里,吃苦耐劳是传统品格,还有民族复兴,这些精神动力保证了农民工背井离乡,码农996。社会不崩盘,还更有凝聚力。
玄机在于人的心态。若你是完全自由人,不对任何人负责,那玩的是零和游戏,跟资本、跟世界是对立的。若你是在集体主义下,人跟人相互负责,那这是共赢游戏,所有付出经过一个圆,最后会回到你身上。
这个圆就是大一统。人为家人为民族付出,家和国回报以安全和安慰。他干活,不是被剥削,而是承担责任。
马老师曾说,996是福报。挨了很多骂。而老任说,我们为了理想,牺牲了个人和家庭。得到无数掌声。因马老师的语境里,他只谈到个人。而老任的语境里,把个人跟整体连到一起。
这是西方人理解不了的生产力,让中国以更快速度崛起。这次实践,证明价值观是最大生产力。
欧洲的文艺复兴,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但历史分叉了,文艺复兴后,欧洲还是分裂的,相互竞争,生出来一个大航海,大航海再生出来工业革命。而战国被商鞅和秦始皇统一起来。
这次分叉,是价值观的分叉,然后决定了很多年后,中国人以西方人看不懂的方式崛起。
很好玩。在经济上,西方搞金融、搞数字世界,越玩越虚,但中国人搞工业,搞工程化,搞新能源,牢牢做实。
但在精神上,中国人更务虚,搞太极,搞阴阳五行,而西方更实证,是科技的发源地。中国这个虚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正因为虚,可以把实融进来。
西方有工业,中国有产业政策。西方有bible,中国有马克思主义、有儒家。西方有市场,中国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西方有自由,其实中国有些自由比西方更多,比如堕胎,也没西方那一套身份政治。西方有程序正义,中国有十亿人脱贫。西方有大市场小政府,中国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
不管西方有什么,中国都有个跟你不同、但又贴着你、而且有效的新玩意儿。
西方是一神教,我说的就是对的,一元文化。东方是儒释道和平合作,是多元文化。东方是漩涡,所有文化都可以被融入进来。
我走了很多边疆地区,感受到中国非常注重少数文化的保存,不是嘴上说,是真做到。对少数民族又给钱又给政策,对大熊猫保护,对环境保护。
中国是政治统一,文化多元,西方是政治多元,文化统一。在很多太平洋小岛上,可能属于政治文化都多元,是灵性生活状态,有点像今天的数字游民。而中世纪的欧洲,教权压倒所有,可能属于政治和文化都统一。
马斯克今天在美国,进入制度之内搞运动。他在南非长大,白人从统治阶级到被颠覆,被清洗。他小时候在学校里被打到重伤住院,父亲是个暴君,所以不得不勇敢。他深刻体会到人类文明之脆弱,他从南非到北美就是大航海,所以要去火星。
没有大航海,就等着内卷到死,其实大部分人都找不到增量,都是内卷到死。
我们向世界讲中国故事,最好的方式是做出碾压的产品。出一个李子柒,出一个deepseek,大家都明白了。还有就是像春晚一样多元,什么都有,大家各取所需。
问:你的太极是什么。
triple:硅谷的利他主义只不过是加速主义的变种,我宁可选减速主义,只有速度减下来,才能“静极复动”。
周敦颐说:无极生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