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 SaaS的获客与客户成功运营体系建设
运营是产品的延伸,是产品和客户之间价值产生的介质。
SaaS 和传统企业软件的突出差异之一,就是在运营支持体系的建设上。
对于大客户而言,对客户提供服务的体系和传统几无二致:销售、售前、SDR、MDR、交付、售后,走的流程也是招投标、邀标此类。
根本差异在于面向中小客户的开放服务,价值低、数量多,才真正需要运营,才有运营发展的土壤。
上图中,我总结了面向 SaaS 客户基础运营体系流程,已尽可能抽象到更多行业通用。在我的设计中,对大部分(中小)客户,不再按照售前、交付、售后此类 Pipeline 阶段区隔,取而代之的是 客户的需求推进状态。
整个流程不再围绕生硬的服务职能,而是围绕客户,设计不同阶段下与产品之间的交互,串成故事。
从全局角度看,把阶段的区分推得更靠前了,才能兜住更多潜在机会,同时在重投入的阶段,能够做到资源共用、经验积累,摊平随客户增加和线性累积的消耗。
由于行业中运营的定义比较模糊,我先划分清楚定义:本文语境中的运营为 SaaS 团队所有传递产品价值给单个客户的过程,囊括了售前咨询、交付支持、上手培训、维保服务、客户成功等贯穿全生命周期的交互。这个定义很宽泛,但我以此为题,也以此实践。
企业的市场部门每年都有市场活动规划,绝大部分线上、线下活动的目标受众都不会那么精确。如果执行得当,每次活动(也包括一些好的内容运营活动)都能够吸引一些感兴趣的潜客。
留资是一个重操作,前提是真实需求或明确信任。绝大部分有当期需求的客户,都不会介意留资;反过来,所有当下没有付费意愿的客户,都不愿意留资。
他们可能认为我的产品有点意思,但若只提供留资这一个动作,那流程就断掉了。超过 90% 的兴趣者,未来就再也没有机会触达了。
我们要知道,市场活动价值的生命周期很长,一些活动在举办后数年内,都会持续发光发热。若只将其用于短期付费转化,就存在了周期上的错配。追求活动当下的留资数、转化数,这钱往往还没有往百度广告里砸好用。
我们需要转换思路。
应该将市场活动当做品牌与潜在客户之间共鸣的机会,是他们关注到我们的机会。
了解社交网络理论的同事们都知道,微博的关注是单向轻社交,比微信、脉脉这种双向关系的重社交,天然就更鼓励交互的发生。只要产生一次共鸣,单向信息流通渠道就能建立起来,后续即可反复对这部分潜在客户群体进行触达。
在 020 ToB 流量时代的晨曦 中,我表达了“流量就是流量”的观点,海外很多 SaaS 在这一阶段卷得厉害,为了合理合法地获取更多流量,可以说是绞尽脑汁。
海外的生意远比国内更依赖于线上,SaaS 各规模客户之间也有更强的分布连续性,使得流量转化落单的机制得以高度标准化。自然而然,在整个漏斗体系完备的情况下,海外SaaS 对第一阶段兴趣者的关注度就会更高,因为更多关注直接就代表更多成单,平均每位兴趣者的最终价值甚至可直接按照百分比计算出来。
但在国内,我们的生意模式不一样。
由于良好信息分发引擎的欠缺、多平台流量的割裂、交易理论的多元化、以及一些传统文化和传统行业的旧习,导致首尾贯通、行业通用的运营平台搭建困难、需求变化太快、成本更高。由于完善漏斗的缺位,越早期的线索价值就越难以衡量、越不确定,再加上跑马圈地的早期市场发展理念还有延续,管理者普遍会认为,耗费精力去耕耘早期商机,还没有投入到需求中期、晚期的机会收益高。
随着更多人意识到市场饱和,精益化管理的诉求才会不断上升。
在当下,针对这个阶段,只要有不错的公众号运营,能够兜住各类营销活动吸引来的潜在客户即可。
市面上几乎没有 SaaS 精准获客的市场方式,一砸都是一整面,来的客户,也是三教九流,不精准的居多。给他们一个机会持续保持关注,跟上节奏。
这一阶段,北极星指标就一个:开通试用的客户数。所有开源的市场活动,最终都以落到客户与产品真正开始接触为收尾。
这一阶段的核心目的,是连接市场和销售,将传统的销售 pipeline 入口向前再推一级,兜住兴趣流量、培养机会。
池子够大,自然能养出鱼来。
第二阶段是承前启后的核心,是 SaaS 相比传统软件最为特殊的阶段,也是类似 PLG 模式的最关键部分。
更低的试用门槛,是 SaaS 技术架构带来的业务特性。SaaS 不应该在试用阶段制造过高门槛,最多就是收集需求,人工审批,沟通后开放。
越纯的 SaaS,试用成本越接近零,就能促使更多第一阶段进入到第二阶段,但势必就容易会造成售前支持的途径拥挤阻塞。
传统 ToB 销售对客的跟进,成本高,跑通的前提是商机质量过硬,必须需求精准,才有利可图。而降低门槛会带来巨大客户线索量,进入到销售公海中,自然很容易导致消化不畅。
以传统角度来看,客户已经开通试用,相当于在 POC 阶段,必定是已经走完立项、明确了预算,正在选择厂商的过程,这是明确的机会。而以 SaaS 的角度来看,客户很可能就是在逛商场,完全出于兴趣。既然我的门开着,就顺便进来看看而已。不代表着未来没需求,也不代表不会推荐给真实客户,但就是当下不会成交。
面向试用者群体,应该避免人工的过多、过早地参与,尽可能完全使用公共、共享设施,完成这部分客户的自服务。
常见的自服务工具有两类:
1. 论坛。用于沉淀 FAQ,提供活跃度,提供非紧急、非重要反馈的支持,针对中小团队的必须,弥补由于产品能力缺陷导致客户不满的良药。
当然,开放论坛就面临着负面风评的风险,可对 SaaS 而言,并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一家企业是否有意愿开放论坛,可以当作其是否是真 SaaS,真的看重 SaaS 类客户满意度的小窍门。如果企业只有大客户,每位客户都专属服务,自然就无需论坛。而以中国大客户对 SaaS 的接受度来看,这样的企业产品,大概很难算作 SaaS。
很遗憾,中国没几家 SaaS 有论坛,只有零星几家新企业在尝试,效果也一般。这也说明很多问题。
2. 服务机器人。90% 以上问题均可通过查阅文档、试用产品完成,但在国内强势甲方的背景下,绝大部分潜客会追求 1v1 问询的迅捷、省事、无误(当然,很多文档写得太烂,也是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为降低人力成本,可让机器人挡在前面进行筛选和分发。市面上常见的官网机器人、钉钉、企微机器人都属此类。
服务机器人的体验无论如何累积、优化,部分客户仍会觉得不友好,但在第二阶段,已经没有更好的通用办法。
我给自己画的线,是 80% 试用者无需人工服务,即可达成他们的目标。无论这目标是逛逛就走、满足好奇,还是验证需求满足、进入到后续的付费步骤。
一对一的支持人力,没有办法普遍地浪费在第二阶段过于稀疏的真实机会上。
在第二阶段的潜客,若希望人工支持,则必须先证明需求真实有效。
进行评判的标准很多元,每个行业均有不同。在我的实践中,会请客户填写一个简易表单,2 分钟即可完成。有一两项信息是敞口收集,收集到内容的详实程度,基本可以确定客户所处的需求状态。
当客户自证需求真实,经过人工检验,则进入到第三阶段中。
若客户付费,大概率是有效需求,也自动进入第三阶段。
进入到第三阶段的客户群体,应 90% 以上是存在当期需求的真实客户,以提供人工服务不会亏本为分界线,尽可能地让更多潜客进入这一阶段。
很多企业实践的漏斗在客户付款前后,会有一条分界岭,分出明确的多个不同阶段。
而在我的设计中,没有接下来的第四阶段。所有存在真实需求、进入到第三阶段的客户,全部会留在这一阶段,无论他们是处于售前、交付还是长期售后的过程中。
从 SaaS 的角度看,本就无分阶段,客户在不断使用,就会不断有支持的需要,持续付费,就应持续获得满意的服务。
需要避免“看预期收入下菜碟”,不要因短期收入过低而降低服务质量,因为 SaaS 的收入增长核心来自于增购和推荐。现在钱少,不代表未来少。SaaS 需要看 LTV,而且不仅只看一个客户的,这个客户相关的、同行业的、推荐的其他客户,也应该按比例折算进来,作为单个客户的价值。
这个阶段中所有服务,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使用产品的全部潜力为目标。续费率、活跃度、增购,都算作这一目标的衡量参数,和海外的客户成功职能,非常相近了。
提供人力支持,不代表不进行信息收集、整理、输出的标准化操作。入门指引、用户手册、新功能、新方案等信息,都是常规必备的材料。
我建议,对于大部分中小客户,可以直接在一个群里提供人工服务,没有必要提供超出预期的服务支持。人工服务可以使用三方的客服系统或工单系统,做到服务有迹可循、可统计、可分析、可优化。
当然,对于大客户,无论出于内容保密性,还是出于业务复杂度的专业支持需要,仍要提供对应的 1v1 专属服务。无论是什么 SaaS,在中国,大客户都是收入的绝大头。
按照上面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将手向前伸,培养自己的潜客库;同时将人力服务向后收缩,为真实需求提供匹配预期的服务。
阶段的划分按照需求状态,而不按商务状态。和传统的 Pipeline 阶段划分对比,这套划分机制可说极简,带给客户焕然一新的 SaaS 体验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了成本。
高中商学课中,最早学会的概念,就是 scarcity:资源稀缺。想做任何事情,都是在理想的丰盈和现实的稀缺中平衡。
我们都希望为每一位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难忘的体验,但所有这些落下来,都要算一笔账。
这笔账先算客户,客户愿意为对应的服务付出多少、预期如何?产品和服务到底能为客户带来多少价值?价值感知是否充分?
再算自己,从长远角度来看,给公司带来的收益能否覆盖支出?这里也要考虑到标杆效应、产品打磨、PR 关系、挤占竞对等一系列隐性价值。
最后算行业,我们的这份付出,到底给行业带来了积极还是消极的变化?行业是否会因此受损?是不是把饼做小了?
在精妙的平衡中成单,用特定的服务方式,让具备聚集特性的某些类客户感到物超所值,这就是 ToB 企业软件行业的运营艺术。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