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互联网创业史系列(1)——斯特罗姆和Instagram
“ 创业成功,像是中彩票。
首先,你得先买一张。”
01
—
错过的两张巨额奖励彩票——Facebook和Twitter
正式创业的第一步,就是带着burbn去找风投,获取原始启动资本。
左克里格,右斯特罗姆
02
—
burbn的危机与斯特罗姆的涅槃
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他们做出了第一个产品原型“scotch”,人们可以左右滑动照片并且点赞陌生人的图片,类似如今的Tinder。
tinder界面
但是使用几天之后,他们又尝试了一个新想法,让人们可以上下滑动照片,并且最新的照片会显示在最上方,类似Twitter。
同时,他们还在其他社交平台的基础上做了些改进,比如双击点赞降低点赞门槛。并且在ins上分享不需要像Facebook或者Twitter一样配文案,只需要对着周围随手一拍就好了。
早期ins界面
不过这些创新还不足以成为拉动用户增长的关键功能,直到不久后,在一次和女友一起的旅行中,女友告诉斯特罗姆自己可能不会使用他的新应用,因为她手机里的照片,裁成正方形不怎么好看,并且也不如她朋友的照片好看。“不一样,你朋友的照片都是经过滤镜软件处理的”,斯特罗姆回答到,“那我觉得你们也应该有滤镜”。
女朋友的这句回答击中了斯特罗姆,他意识到女友说的对,如果人们上传之前要用其他程序来加滤镜的话,为什么不让他们在自己的程序里就能直接用呢。回到酒店后,斯特罗姆研究写出了第一款滤镜,称为x-pro II,也是scotch应用程序的第一款滤镜。
x-pro II滤镜效果
03
—
instant+telegram=Instagram
Ins的诞生
picplz界面
path界面
贾斯汀比伯发的第一条ins
04
—
snapchat的野蛮冲击和ins的狙击战
instagram的滤镜和高质量内容,是成功的关键,但这种精心设计的内容,会给人们产生上传恐惧和压力。
青少年们会在社交压力下,精心挑选出最好看的图片并且加以修饰后才会小心翼翼发ins,同时如果点赞数少于11个的话,他们会迅速删除帖子。这个压力,给了snapchat可乘之机。
因为snapchat 24小时自动销毁的机制,年轻人们愿意随意发自拍和未经编辑的视频。
对于ins用户来说,snapchat就是一个能发送任何不配发在ins上内容的app,心理成本更低。snapchat的高速增长,让Instagram的内部也有了强烈危机感。
通过用户调研,ins团队发现15%-20%的用户都会有1-2个小号,在青少年中这个比例会更高,这样他们可以把那些不那么完美的图片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发送到小号。
同时他们还发现用户不再像以前一样每天都发好几张照片了,过度分享刷屏会被看作不礼貌的行为。这些都是很明显的危机信号。
而对此危机,早期ins的改进策略,仅仅只是增加一个切换账号的入口,这种温和改进,和目前ins给用户带来的压力比,完全不值一提。
为了堵住用户流失往snapchat的口子,ins团队内部效仿snapchat的阅后即焚做出了一个叫stories的功能,但是斯特罗姆却对此表示反对,认为这会有损Instagram的调性,ins不应该称为一个“发没吃完的半片面包”的平台。
在ins一筹莫展之际,snapchat却全力冲锋。
在2016年的金球奖典礼上,斯特罗姆注意到,就连明星团队也开始引流用户到snapchat上,因为他们也有着同样的烦恼——不想让粉丝觉得帖子太多,也不想发布一些会留下永久痕迹的内容。snapchat的阅后即焚对于他们来说刚刚好,又能维持话题和活跃度,又不至于显得过于聒噪。
斯特罗姆这才真正意识到,snapchat已经不是那个用来发粗制滥造内容的垃圾场,而已经成为一个让用户轻松表达自我的平台。
而Stories,这个一开始被斯特罗姆否掉的,对标阅后即焚snapchat的功能,也重新被提上日程。阻击snapchat刻不容缓,功能测试发布后,斯特罗姆做了一个非常冒险的举措,不灰度,直接全量向5亿用户同步发布Stories的功能。
功能发布后,尽管很多用户对功能有多多少少不满意,但数据显示他们确实在使用它,并且使用频率与日俱增,并很快抢占了巴西和印度市场,同时阻碍了欧美市场snapchat的增长。
05
—
ins的商业化——内容流量的尽头是带货和广告
当用户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ins开始面临商业化收入的压力,母公司Facebook给ins的kpi是10亿美金。不过ins的商业化,也是顺势而为的结果。
ins发展到后期,这个精美的虚拟世界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那些光鲜亮丽的,刺激人们欲望的品牌帖子会操控人们的感受,让他们对自己的平凡生活感到不满。
Instagram发布的首个和Michaelkors合作的广告
06
—
给国内内容平台的启示
ins在维护平台生态方面做的一些关键举措
1.不做“转发”
一旦增加了转发的功能,那每个人只会关心怎么让内容得到疯狂转发。虽然短期可以降低用户参与门槛,但是长期对于内容生态是致命打击。
当人们可以轻易将其他人的内容转发到自己页面时,就不会有动力去自己生产和思考那些耗时耗力的内容了。同时,社区将从一个去中心化沦为中心化社区,流量只能被少数人绑架。而一个良性优质的社区氛围若能守住,它的壁垒将是非常大的,毕竟用户在一个平台上开始形成社交网络,他们就没理由去加入一个更小的平台。
最终所有人也都会明白,Instagram的力量不在于发布的内容,而在于这些内容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因为Instagram上没有转发,所以重点不在于新闻和信息,而是关于个人,关于他们想要向世界展示什么,以及其他人是否认为他们有趣、有创意、美丽或有价值。漂亮的照片只是Instagram上的一种工具,用户通过照片来寻求社会上其他人的理解、认可、点赞、评论,金钱的奖励形式也给了用户一丝掌握自身命运的力量。
由此
由此联想到微博现在的“快转”功能,和ins的策略正好是两个极端。对照着ins不做转发的原因一条条看,微博此举算不算是饮鸩止渴呢。
2.尊重后台数据,根据数据决策
一个例子是,为了能够激励用户多发帖,他们就得提升普通用户的曝光可能性,而不是让流量始终被一些专业的机构所轰炸和支配,ins当时偷偷改了排序,从纯timeline排序,变成了算法排序。
当这个改动盲测时,用户更喜欢算法版的,然而告知了这版用过算法后,大家则说更喜欢按时间排序的版本。
用户调研有价值,但是我们更应该尊重数据。
几年之后的2020年,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推送机制,也从timeline调整为个性化分发,当时也面临一堆专业内容生产者的强烈抵制,一些号主吐露,原本文章阅读量在5000左右,改版后则降低到2000,缩水了一倍不止。但两年之后,大家会发现内容优质的公众号依旧活的很好,真正消失的只有那些蹭流量的“做号团队”们。
3.利用好算法的力量,一个算法的小改动,可能就会对平台内容调性产生深远影响
对应到国内产品,抖音、快手、小红书、今日头条调性的差别,说到底也是算法模型的差别。
书里举到了几个很直观的例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当算法强调“观看时长”,那生产者就会不再制作短剧,而拍摄长视频。
YouTube网站的算法逐渐开始根据观看时长来奖励创作者,YouTube认为人们花在一个视频上的时间越长,这个视频就越有吸引力,因此,其在搜索和推荐中排名就会越高。 这种做法产生的后果就是,网站上想出名的用户不再制作短剧,转而开始拍摄15分钟的化妆教程和长达近一个小时的关于游戏角色的辩论,这样他们就能在排行中占据更显眼的位置,并且可以在视频中插入更多的广告。
当算法强调“平均观看时长”,那生产者就会刻意制造噱头或悬念。
YouTube在衡量排名时还关注一个视频的平均观看比例,以及平均观看时长。 因此YouTube的视频生产者会故意让视频内容会变得更愤怒或是更急躁来保持观众的注意力。有些人煽动阴谋论,或为了吸引观众制造耸人听闻的消息。任何错误地相信化学轨迹阴谋论或地平说的人都能在网站上找到新的支持和组织。
算法替代传统媒体时代的主编台长,成为互联网时代媒体把关人时,警惕算法带来的“恶”,也是内容平台需要谨慎思考的点。
套用下面小龙的这段话,作为正文的结束。
07
—
写在最后
国内外互联网创业史系列,是希望通过复盘一些国内外大型公司的发展史来提取共性方法论,边学习边反思。
特此落笔,与君共勉。
之所以写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