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内容营销生产、操盘与升维的实操心得
大家好,我是邓峰,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场直播对谈?之前聊到一个话题,内容创作重要还是内容运营重要?这场直播邀请到了,高产赵,有想法的加玮,还有我,对内容比较较真的邓峰,一起来聊一下B2B的内容营销。(小广告:你可以加文末赵老师微信,加入B2B数字营销实战社群,群里有2000多个有趣的B2B小伙伴哟)
1、短视频时代,公众号还有没有必要投入精力运营?
赵岩:短视频对个人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我发现地铁里的人都在刷短视频,受到影响的还有一部分群体,就是老人和孩子,短视频改变了时代,不知道是好是坏。对于企业的影响,我没有发现TOB企业在做抖音的,也有例外,有一些工业制造业在做,我自己做的时候会先做视频号,我有时候也会发在抖音上,但是效果还不一样,我把短视频放在视频号上,因为我有1万个左右好友,所以大家也会看到我视频号,但是抖音不一样,抖音完全没人看,偶尔有100多曝光,估计是系统怕我跑路送的,目前我看上去TOB企业做短视频的少一些。
邓峰:
我发现抖音上能做起来的短视频,内容都是流量型,视频号上的短视频更多的是品牌型内容。更容易沉淀自己品牌的受众,但是在抖音快手方面,好像不容易沉淀粉丝群,因为抖音快手上的人群一批一批的换的很快。
加玮:
短视频时代有两个看法,内容形态上,大家都习惯看视频了,平台形式上,短视频平台占据了大家很多时间,这两个方向构建了短视频时代,但是抖音快手娱乐的性质太严重了。我不认为对于TOB有很大价值,不过做招商加盟的TOB业务倒是挺适合抖音快手的,KA的TOB或者垂直行业,我觉得抖音快手价值比较低的,至于内容形态上,我也不是很看好短视频,因为我觉得我们看视频核心的问题是,视频内容很难被检索到,虽然视频中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很有帮助,但是被人搜索不到啊,可能搜来搜去只有一个标题。
除非你的内容战斗力饱和的情况下,再去探索短视频,我觉得会更好一些。至于我为什么没有做号,因为我内容有限,我更喜欢利用杠杆,比如赵老师有很多数字营销微信群,很多朋友们都在群里互动,我在赵老师的群里服务大家就好了,没必要自己建立很多群,这也是我做内容运营的思路,多利用杠杆。
赵岩:
国外有V-SEO,国外的排名是可以检索到视频的质量的,国内在这里还是有限的,在结合加玮说的内容本身上,我觉得TOB的短视频生产质量差太多,你去看国外的很多视频广告制作及其精良,但是国内的单独为营销做的短视频,质量都不够。
加玮:
B2B做视频,还有一个成本问题,如果你以企业的视角做短视频,成本真的太贵了,如果你做999个好看的视频,你但凡做一个垃圾视频,别人就会觉得你很垃圾,就意味着你每一条视频的成本就变高了,但是如果你在TOC的领域去做短视频,成本就还好。
邓峰:
加玮其实讲的是,需要用更低的成本带来效果,但是赵老师讲的问题是,相同的成本投入下,带来的质量生产效率是没那么高的,核心的问题是,我们到底要做高质量内容呢,还是低成本带来很多流量?怎么选择?
加玮:
我觉得官方的内容不一定做的就更好,专业程度跟质量好坏没有直接联系,就算你专业程度很高嘛,你还要考虑受众的场景啊,特别是我们做一些培训,做一些咨询,感受更明显,假如说你有一些能力,你觉得很基础,但是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人就觉得这个事情很难,你官方站的角度,不一定比第三方看得更清楚,官方更容易陷入到专业陷阱里,官方很喜欢讲一些高大上的方法论,但是其实真正的用户可能连UTM参数都不理解呢,你跟他们讲什么归因啊。
赵岩:
专业陷阱是真实存在的,也许你在这个行业钻研了十年,但是你的客户可能是新创建的公司,他们对这些专业的认识是0基础的,这个时候你能用十年的经验跟他聊天嘛?显然不能的。我自己有另外的视角,做内容的时候,其实考虑的不是内容本身的质量,而是成色很重要,比如你拿手机怼脸拍摄的短视频,还是用专业的设备去做短视频。企业需要重视起来这个成色,另外你在做内容之前要做充分的用户分层,你到底给哪部分人群看?不要过高的去高估自己认知,也不要去输出很多别人看不懂的东西。两个方向,成色和人群。
还有一点要注意是内容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平衡。你是一年做一个短视频,自己认为质量极高,还是你要做及格的视频做很多个,这本身就是一种选择,怎么选很重要。
邓峰:
到底这个平衡应该怎么去把握?有没有标准,在创作投入,工程化和灵感上有什么标准去衡量这个平衡点。
2、在创作投入,工程化和灵感上有什么标准去衡量这个平衡点
赵岩:
质量,你做一个短视频,60分和80分,你觉得提高了20分,但是用户的感知是不明显的,但是如果你时间多花了一倍。这就是效率上的失衡了。比如你做了个短视频,有一个转场,我必须把这个转场做好,做了一夜,你可能一夜时间能多做3个短视频。我建议TOB企业开始做短视频,在及格线上要做多一些短视频,再之后再精益求精。
加玮:
对于企业来说,高质量内容和数量不是冲突的,因为我们说ROI高低,是针对具体业务的,有的业务客群就没那么高端,有的确实就比较高端,跟市场部的阶段有关,有的公司刚组建市场一共就2-3个人嘛,你要做什么高端内容?可能还是要先把内容做起来,我觉得都要吧,比如高管的内容需要高举高打的,还需要一个伙伴,把内容做到更细,内容质量和数量都需要吧。
邓峰:
我发现精品内容和量产化的内容之间,会有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加玮:
不要指望市场招聘的内容人能写出多么厉害的东西的,其实本质上是看你的老板,看你的联合创始人,看你的市场总监,自己是否具备输出内容的能力,如果你不具备就没有,我觉得没得选。
这一点我跟你一样,写的内容比较少,我很多内容都在草稿箱,写了一半,发现不太行,就不想写了。好在是,B2B的领域,没那么多新的变化。
邓峰:
赵老师跟我们讲过,沉淀的力量,我比较好奇,赵老师更新的力量那么强,动力是哪里来的?
3、快速生产内容,动力是哪里来的?
赵岩:
我今早上还在反思这个问题,有一点点被自己卷了,不写东西,感觉自己有一点内疚,我感觉这样不好,不是好事。你有没有一个精力,玩了一个星期,你到晚上的时候你仿佛应该看点书,不看书好内疚,感觉对不起这个世界。我感觉这不是一个好事,我自己在抵抗这种力量,我在想是什么保证我的输出呢?我的做法是,有想法一定要记下来,不要纠结,不要纠结别人怎么看,有没有用,我给你举个例子啊,我之前写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写3000字,我潜意识觉得3000字肯定是得到认可的关键信息,但是呢,阅读量就几百,后来我做了一张脑图,叫内容营销脑图,关注我公众号的朋友们前几天应该看到了,我大概花了10分钟做出来的,结果阅读量突破了3000,我产生了怀疑。到底什么决定了内容的传播呢?后来我知道了,有想法记下来,简单易懂的输出出来,不要纠结,自我纠结很可怕,我给很多企业做内容营销,他们会经常遇到这个问题,他们不知道怎么做内容,没有内容,我说不可能吧?要不你叫上你老板,喝一杯咖啡聊一下?你信不信他能给我讲一个小时不停歇,其实这就是内容啊,内容并不都是那种特别高大上的恢宏的,你们被自己吓到了。如果你的老板没办法跟我讲一个小时内容的话,他不可能创立你们这家公司的。所以,不要被自己吓到。
加玮:
我觉得对于企业是不一样的,企业是必须要出内容的,如果你的领导不擅长做内容输出,你也要把你的认知和你的理解做成脑图或者其他形式,想办法帮助你的内容运营输出内容,才能做好内容营销,我们这样带一些个人属性的话,说白了,没有说一定要达成什么目标,只要自己的内容帮助到一些人,就已经足够了,我现在还记得有个叫李教授的提出来XY型文案啊,需求三角的逻辑,我今天想起来还觉得他表达的很好,我一直记得这样的李教授的名字,所以我就希望有机会能在什么场合下再次跟他请教啊。我觉得个人IP是无所谓的,对于企业来说,是没得选的,输出足够多数量的内容是第一位的。
邓峰:
我觉得日常有一些折磨的点,让我觉得企业做内容挺难的,比如一定要完成多少白皮书啊,获得多少客户啊,但是啊,我还有另外一些指标,他可能不会直接反映在文章质量上,比如我需要让内容有突破性,可以稍微的领先行业的。那就会涉及到,我自己需要有一些创作属性在其中,但是其实很难在其中找平衡。我最近看了一个相关的内容,告诉我,无论是创造性内容,还是日常型内容,你需要保证你的输入大于你的输出。
你要看各种各样的东西,倍数甚至是要大于2倍,对于内容人来讲,无论是你要强调创作还是运营,你需要打造一个你自己的输入系统。
我们到底要把内容当成是艺术的创作依赖于灵感呢?还是把内容营销当成工程性工作呢?就是你有没有灵感,工程都要继续运转。讲到工程你就会发现内容是需要极强的运营精神的,之前我们聊过,内容运营的力量要大于内容创作的力量,加玮老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
加玮:
这是两个维度的话题,我的看法很明确,TOB的内容,我都不认为叫创作,我认为叫生产,艺术是从内心出发的,是表达自我的,只不过人类是有共通性的,在你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共鸣这是艺术,商业是有需求出发的,不是自我出发的,你怎么想的不那么重要,而是别人是怎么想的,你是从别人的视角出发的,比如电影,他有商业电影,有艺术电影,艺术电影一般票房都不高,因为它是从艺术家自身出发的嘛,但是商业电影就不一样了,比如悬疑片很火,你就可以拍悬疑,所以你要从用户和观众出发,第二是套路,所有的内容创作都是有套路的,我们做TOB的内容营销,我自己带过很多专栏作者,我基本上教你几个套路,你如果天分高的话,你按照这个套路就可以生产高质量内容了。我们做高质量内容,全都是固定的模版和套路,连句式都是固定的,所以看起来内容比较专业,所以我觉得企业做内容应该是工程的,但是比较难得点就是人,人是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创作习惯。我想问赵老师一个问题,你写文章你写大纲嘛?(赵:我写啊),所以你看,赵老师写东西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习惯。商业电影都可以基于大纲生产,何况软文而已,所以,我觉得TOB的企业内容是工程的。
赵岩:
我同意,我觉得TOB的内容不应该存在灵感,而是结构化的生产,我认为灵感是存在于工程化之外的,比如你要写十篇内容,十篇内容本身必须是工程的,但是什么是灵感呢?你写其中一篇的时候,你可以突然灵感爆发,但是不能影响十篇内容的生产,我们背后是一个商业型组织,需要盈利的,你不能十篇内容是灵感,一年做不出来一篇,就跟古代诗人一样,我只有喝多了能写,但是你知道有多少才子一辈子都没有作品嘛?所以现在的企业生产内容需要有范式,你要按照范式先把内容生产出来,先做GTM,然后再说灵感。
加玮:
大部分内容的人,核心问题,都不是细节,都是重心搞错了,我们作为负责人只要把控这个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保证不会让内容生产卡住了。
赵岩:
世间的一切都按照某规则运转的,你生产内容的过程也是的,我刚才提到了一个名词叫范式,你生产内容给谁看,你是不是要先分析你的客户是谁,他属于哪个年龄层,他的痛点是什么?你假装自己是客户,可以提出很多问题,你就可以基于这些问题回答了,内容就出来了,然后你想要通过什么内容形态表达。文章,短视频,图,还是别的什么?内容形态就出来了。这个时候你看一下背后,你的公司今年打什么行业,什么产品,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要生产什么内容方向已经有了。
怎么能吸引读者呢?这个就涉及到你写内容的硬实力了,日常你去看别的公司的内容的时候,让你喜欢的时候,你要保持一颗敏感心,你想想,为什么你会喜欢它。什么地方吸引你了?思考一下他用了什么技巧,当你思考多了之后,你会发现你学到了。
加玮:
另外一个角度的看法,如果让我们用一个名词概括,什么是好的软文?我觉得是信息差,你提供的内容别人不知道,对别人有价值,这就是一个好文章,是不是你的内容有价值,还是老生常谈?我觉得快速吸引读者的内容不是好内容,举个例子,比如标题党,大家都会发公众号,公众号有的人打开率高,有的人打开率低,其实决定这个数据的,并不是你的一两篇内容的好坏,而是你长久给别人带来的印象。你是不是标题党?如果你是标题党,你的打开率是不高的,反之如果你的公众号一直质量很高,虽然你的标题很普通,但是你的打开率也会很高,我的建议就是不好透支用户的期待,比如有一些公司,经常写什么行业首创,什么彻底解决,一打开内容,不过如此嘛,你下次用什么呢?所以不建议超前透支用户的预期。
还有一个建议,结论先行,我看到很多企业的公众号标题高度概括,举个例子啊,什么内容营销的前世今生,没有人想听这种东西,你就叫内容营销越来越重要,就比你前世今生好很多,小段落一样的,比如某某企业的的研发背景投入,你以这样的标题,就不如我们企业一年300个研发投入了10几个亿,结论先行对于用户来说吸引力更强,一眼就可以看到文章是否有价值,如果你的结论放在很后面的话,大家看的意愿就很低。
邓峰:
加玮老师提到的信息很关键,短视频信息爆炸的年代,大家越来越不喜欢模糊的信息了。简单干练会让人更关注,会帮助我们减少筛选成本。
下一个话题,大家到底如何才能高效产出?我觉得赵老师有资格回答,赵老师你日常的灵感来自于哪?
赵岩:
我自己觉得,我生产的速度不够快,我之前有一段经历,我的团队是日更的,每天都发的,我自己生产内容,我习惯先列结构,最近大家在关注到,我在发短视频,但是30几个短视频,是在一天生产出来的,我有一次问加玮,你能不能投稿一下,他说,你能不能给我提一些问题?我就能写出来,你不给我提问题,我也不好写,这说明嘛,他的大脑中是有很充分的信息的,需要你给一条索引把内容抽离出来,其实我们每个人脑海中都有思考,只不过你没有契机把他们梳理出来。你如果要自己生产内容的话,你要给自己引线,假如你是客户你会问什么问题?你大概三五个问题就可以生产出一篇文章出来,所以你要善于提问,还有就是当你写不出来文章的时候,不要把自己闷起来扣字,跟别人聊一聊,一聊就有灵感了,这也是我给很多内容人的建议,当你的额认知和思考不够的时候,怎么办呢?聊,从聊里得到答案,所以我给很多团队建议,招人的时候,不要招那种文笔很强,但是很不爱说话的,你最好找社牛型的。
邓峰:
刚好有人在问,内部跨部门的配合,内容生产很难,部门墙比较重,怎么搞?
4、内部跨部门的配合,内容生产很难,怎么办?
赵岩:
如果按照我的想法,你就不要去隔壁部门拿内容了(加玮:我同意,邓峰:我也同意)。
加玮:
实际一点,你准备一些问题,去问他们吧,别指望他们给你输出内容了。我建议就是问清楚问题,就好了,不要指望对方给你写东西。
邓峰:
你要善于提问,去聊,如果问和聊都不行的话,就自己去学。
赵岩:
我特别欣赏一种人,就是他可以很快把别人的内容变成自己的内容,这种人还是很厉害的,我之前还欣赏一个职业,就是内容搬运职业,他们可以把国内外的视频来回搬运从中得到收益,他们不生产内容,他们是内容的搬运工,利用的就是信息差。
邓峰:
之前做记者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可能成为每个行业的专家,但是你可以让自己的报道变得很专业,你需要善于去提问,把他们讲的专业的知识,经过你的结构化整理展现出来,这很适合大部分B2B企业去做的模式,因为你作为企业内部的记者把这件事情做好,可以让你的杠杆率变得很高,也可以把别人的东西转化成你的作品,这其实是需要积累的一件事情。
还有一个话题,加玮老师也有自己的团队,赵老师也是,我也是带内容团队,有个问题,对于B2B企业来说,一个B2B内容营销团队应该是什么配置,应该挑选什么人才?
5、B2B内容营销团队的配置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加玮:
不同的产业和领域差异还是很大的,我接触的更多的是软件行业,还有一些营销服务等,一些工业啊我们遇到的没那么多,差异还是挺大的,一般情况下,深度内容生成的人性格会比较内向,每天看很多文章,输出资料能力比较强,这是一类,另外一种类型的人才是了解内容运营渠道的,现在渠道太分散了,从公众号、视频号,又小红书啊,快手啊,知乎啊,百度知道,豆瓣等等,其实有很多渠道,不同渠道规则不一样,需要有人特别了解这些渠道的日常运营策略。
说白了,你需要发内容,你需要了解平台。我举个例子,我发现很多企业在做知乎,但是他们不敢带外链,我就可以,我可以通过二段跳就可以了。如果企业没办法设计这个链路,说明他们对知乎了解的不够。这些知识,写内容的人对这些是不了解的,偏内容运营的人对这些是比较了解的。通常两种类型的人发展路线是不一样的,后期可以融会贯通的。
赵岩:
我的思考一直都在变,今年又升级了很多模型,如果今年让我重新搭内容团队的话,我觉得需要三部分职能:
1、营销物料生产
你会发现能生产营销物料的人不一定擅长内容运营,他不一定有时间去进行内容的运营。内容生产还需要承担一个职责,他还需要指导团队内容生产方向,需要有领导力的,不能单纯为了曝光流量而展开内容生产,应该围绕商业利益展开内容的布局,比如获取线索或激活线索,需要这个人有领导力。
2、内容运营
需要一个相对年轻一些,需要相对活跃一些。这个人对互联网的认知是很好的,有网感,这个人可以基于某白皮书进行解读,他可以基于视频剪辑软件做很多内容的改造。
3、PMM产品市场
需要配合销售和市场动向,做一些物料和PPT等,这个觉得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角色,过去的时候我会把PMM独立,现在我想的是把PMM合并到内容团队里。经历了一些年的市场负责人的视角的锤炼,我发现组织需要找到自己的擅长战场,找到自己的优势能力,否则很多市场的战斗力投入产出比是不够的,所以我需要PMM可以了解战场,给予反向指导。
我需要,这三个人放在一起变成一个团队,但是实际工作中,100个B2B市场部内容营销团队,只有一个人,哈哈哈。
加玮:
一般情况下,有一个单独的PMM,比较奢侈了。PMM主要是把价值梳理出来,很难得,应该由市场负责人承担,比如沟通能力,演讲能力,这些能力都不是招聘一个普通内容人能搞定的,所以需要领导亲自作PMM。
赵岩:
500人以上的公司吧,可能会有单独的PMM。
加玮:
我认为产品业务线多的时候,才需要PMM,因为领导没有时间去了解这么多产品,需要单独找人来了解产品价值,当你的产品比较简单的时候,没必要招聘一个PMM的。因为你市场部的核心需求是获客,转化反而是第二目标了,因为转化牵扯的因素太多了。
赵岩:
嗯,PMM单独岗位是有点奢侈,哈哈,不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加玮:
比如像MDR这样的角色,你必须要配置相当豪华,你才有必要加,如果你销售也就几个,要什么MDR啊,销售自己打就好了。
邓峰:
下一个问题,内容营销的人大概率会因为什么离职?有两种可能性,第一是有更好的机会,第二是受不了当前环境,哪种比较多一些?
6、被挖走,还是受不了,内容人一般会因为啥离职?
加玮:
因为工作环境不好,你的内容营销人才流失了,这是一个很低级的失误,作为一个管理者你不能给你的手下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你不能衡量清楚内容人产出什么,这太低级了。对方可能有两个可能性,工作量太大,还有就是你的考核目标他完成不了,比如线索量啊什么商机量啊,他完成不了,如果他每天都很拼,比如写了10篇文章,然后完不成KPI而离职了,我感觉这个问题属于领导问题。你这个总监,自己就没有搞清楚,内容运营效果的预估,我看到很多总监,怎么给内容运营规划目标的,你要完成多少阅读量多少线索量,这个目标不是内容人承担的,而是市场总监承担的,你应该拆接你的目标,给到内容的人,告诉内容的人怎么做内容,而不是直接让内容的人扛这个目标。这是比较低级的失误,本质上是领导不懂内容运营。
第二个问题是,晋升问题。比如你招的内容创作很厉害,运营也很厉害,是很容易被挖走的。我个人觉得自媒体挖走TOB的内容人太多了,因为TOB内容太枯燥了。
赵岩:
我自己感觉,被挖的可能性更大一些,TOB的内容人特别少,特别稀缺,干啊干没意思了,干TOC不香嘛,因为做TOB的内容没什么成就感,但是另外一个视角看,人才也是比较稀缺的。所以你干时间长了,大概率会被挖走的,比如给你涨30%去不去,给你涨1倍去不去?而且我觉得你被挖走和忍受不了公司是一回事,都跟价格相关的,给你的收入足够高,你是可以忍的对不对。没有对与错,我五年前就有断言,未来B2B内容营销的人是稀缺存在,一旦你小有名气的话一定会被挖的。
加玮:
我要解释一下我刚才说的,内容营销KPI的问题,如果是成熟的业务的话,给内容下线索量是没问题的,量力而为,你看历史数据是可以看得到的嘛,但是比较过分的是一个新团队,一个领导过来就你几条你几条这是不合理的嘛,因为SEM这种是可以看得到的数字,每个步骤都是明确的,内容营销的所有链路你是没办法追溯的,我不知道看了这篇内容的人,是否产生了行为,所以只能拍脑袋,如果领导也没有想法怎么办?你可以找外部顾问,或者先观察一下,KPI制定的核心是一定要有经验的,不要乱定KPI,如果乱搞,内容的人肯定要跳槽的。
邓峰:
如果知道过去获得了多少线索,多少商机,站在工程的视角看,只要提高数量就可以完成KPI,但是如果突然间空降一个完全摸不到头脑的指标的话,你会发现这时候你的工作变得非常非常的多的不确定性,这会导致你的内容生产很难受。
加玮:
其实跟角色跟人有关,如果你给销售或者MDR或者活动的人拍KPI,他们大概率是能接受的,内容的人是有性格的,他们不太会能接受这种莫名其妙的KPI,跟销售的管理不一样的。
邓峰:
我觉得对于内容人来讲,你一定需要注意的是,要给他们足够的创作的空间的,给他一点发挥的空间,如果你完全把他当成打螺丝钉状态的话,我相信大部分人会觉得没有成就感的,就是你无论多么工程化,内容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些思考的。如果连一点点空间都没有的话,你会发现很容易造成内容创作氛围干瘪的状态的。
刚有人说,内容营销的人有35岁危机嘛?对我来说,还没思考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还是赵老师有资格回答。
赵岩:
没你们这样的啊,哈哈,内容营销的人,我自己觉得是没有35岁危机的,我觉得你又不需要出去演出啊什么的,只要你在TOB行业发展你要有自信,50岁之前是没问题的,因为国内的TOB发展还没那么快,你在TOB行业干10年,你会产生一种自信,年轻的人不如你,年纪大的人不如你,这个是盲目自信,但是很有用,因为到这个年纪,你总会找到一些理由让自己自洽。
年轻人经验不够,年纪大的人激情不够,我属于人生巅峰,每年都在人生巅峰。
35岁产生危机,是说的那些不进步的人,有一些基础工种,持续干一件事情的,现在我有一些年轻人问我毕业了找什么工作?我说你找个工作一定是随着时间收益持续变好的,不要一成不变。
你可以找一个工作,第一年2000,第二年4000,收入这样涨的,但是不要找每年都8000,干一辈子的工作。
邓峰:
一个刚毕业的朋友问,以后内容人想成为CMO怎么办?有机会嘛?
7、内容人如何成长为CMO?
加玮:
我想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就是熬。
有很多时候,你忙来忙去不知道忙什么,没有成就感,但是经过两年之后你回头看,发现自己成长了很多,只是当时不知道。我是2016年开始发的比较多的文章,你刚发可能感觉自己运气好,但是你会感觉没什么意思,不能升职,不能加薪,感觉没什么用,但是潜移默化的给你带来的认知改变,自信改变,包括同行对你的认可,在后面几年的时候你发现都是价值。
2019年我认识的赵老师,还有很多同行,她们说,你的内容挺好的啊。这就是最大的价值,但是当时你感知不到的。你只有熬,如果你熬了两年你觉得心累,那你转行吧,你别做市场了。因为市场就是需要熬的,真的,你看不到什么大的效果,需要积累。
另外我觉得,35岁危机,没那么夸张,做媒体,大家都喜欢炒话题,哪有那么多35岁危机啊,其实我觉得是我们自己高估了自己,谁规定我们就一直高歌猛进啊,收入就应该一直这么高啊,现在领导都讲究能上能下的。凭什么你的工作就只能一直上啊,这不公平啊。这个问题我们就客观看嘛,经济不能一直增长吗,收入也是啊,这很现实了,价值高的人得到好收益嘛,价值低的人,自己能接受就可以了。我觉得这个问题跟35岁没什么关系,还是在于我们怎么看待自己的职场生涯,如果你就想越来越好,你就要付出更多努力吗。
不过我觉得,你的核心竞争力不来自于你岗位本身的,比如你是内容运营,你稿子比别人写的好很多,但是你还懂Martech,你懂技术,你就厉害了,你才可以升职。跨领域的能力需要自己花更多的时间钻研的。
邓峰:
如果你想成为市场总监,你需要非常强大的综合能力的, 如果你是一个内容人的话,你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客观世界的观察能力,你的总结能力,还有学习能力。如果在这个基础上,你是很容易吸取隔壁部门的知识的,比如SEM、Martech等,如果你能成为真正的高输入的状态的话,你可能很快就学到很多东西,你缺的可能是沉淀和机会。
这个是我觉得,你想从内容到CMO的道路,学习能力很重要。赵老师有啥想法?
赵岩:
内容怎么成长为CMO,CMO要求挺多的,市场部任何一个岗位,未来都可以成为CMO,你需要把隔壁团队怎么干活的,需要被你吞掉。TOB市场部,有活动、投放、内容,MDR,你需要全部掌握,你这个时候是市场总监,你想成为CMO还要掌握两点:经营公司和团队凝聚力。
同时你确实需要熬,你熬的是什么呢?是坑,是经验。你还需要补充什么东西呢?总结能力。你要避免一种情况,你自己觉得挺厉害,但是你没成绩,没经验,公司如果为你买单,需要看到你的总结能力。你的价值会体现在形态上,你不要觉得自己很厉害,要表现的很厉害。
加玮:
我泼个冷水,我观察了一下,内容营销成为市场负责人的还是少,市场负责人的特点是客户,内容营销一直就没有接受过客户相关的KPI,所以内容人对于客户的了解还是不够的,对于公司的业务还是不够关注的,仅仅是从工作上是缺少关注的。我之前是做自媒体的,后来做TOB的时候才开始关注获客的,这个时候成长很大的,后来有一个关键成长,就是销售环节,如何关注客户需求,如何卖出去货,如何交付,这个成长很难得,这不在于内容领域本身。
所以内容营销跟赚钱离的有点远了。
赵岩:
CMO和市场总监最大的差距也在这,CMO要帮公司赚钱,市场总监大多数是花钱。(加玮:拉出去创业一下,就知道了)。还有就是让内容的人多参与经营战略会。你做的内容是否能真的创造效益,还是只给自己看?这很重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