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党建 || 第一届安徽省直机关基层党建工作十佳典型案例 —— 主题党日类(第二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持续推进模范机关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提升组织生活质效,锻造坚强有力的省直机关基层党组织,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2023年8月,省直机关工委部署开展了第一届省直机关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经单位申报、省直机关党建工作联系片评审推荐、专家集中复评、公示等环节,2024年1月10日评选出“双争一创”行动、纪法教育、主题党日、“基层观测点”十佳典型案例40个。为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党建工作整体提升,现将有关典型案例陆续推出,供大家互学互鉴。今天刊发党支部主题党日十佳典型案例第2期。




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深度融入统战工作,才能画出团结奋进的最大“同心圆”。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处党支部发挥党外干部优势,扎实开展与民进安徽省直联合支部共建活动,并于2023年6月7日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联合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起到很好的“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中新网安徽新闻给予长篇报道。7月4日,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在安徽调研期间,对这一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主要做法
这次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式新颖、内涵深刻,成为统战工作融入党建工作的创新之举。
深入基层一线,共推乡村产业振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雨后清晨,共建两支部一行20余人,来到合肥幽尔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调研樱桃设施农业种植,大家满脚泥土地站在大棚外,围绕果树品种选择、规模种植、农业科技创新与企业负责人、乡镇工作人员展开热烈讨论,共谋乡村产业振兴良策。
接受党史教育,共筑理想信念。小井庄“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是一栋徽派建筑。在它背后,一间破旧的茅草房格外醒目。茅草房的正前方有一座名为“破茧”的雕塑,寓意着中国农村包产到户改革的光荣历史。大家走进纪念馆,大型场景再现蜡像与实物、模型相结合,配以声光效果,如身临其境一般,将人们带往那段激情燃烧的改革岁月。
聆听党课报告,共促调查研究本领提升。随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综合处支部成员凌宏彬,围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增强参政议政水平”主题,结合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两次赴小井庄调研包产到户,并最终决定支持包产到户工作,全面阐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生动讲述调查研究工作十点感悟,给大家上了一堂既接地气又贯穿唯物史观的理论课。
二、取得成效
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民进安徽省委领导王容川认为,此次共建活动切实增强了民进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自觉、理论自觉、行动自觉。
团结奋斗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活动意义深远,具有凝心聚力、融合共进的作用。支部通过建立党外干部列席支部学习会、主题党日等机制,增强其对党的创新理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画出团结奋进的最大同心圆。
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激发。参观“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后,大家深深为那种筚路蓝缕、艰辛改革精神所感动,极大地激发了干事创业激情热情。通过这次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激发出了处里党外干部感恩奋进的劲头,主动自觉参与到处里支部党建、课题研究等工作。
调查研究的高质量成果进一步增多。处里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调查研究作为看家本领,既在“调”上下功夫,也在“研”上作文章,先后深入省内10余市县和省外沪苏浙等地调研,撰写完成了《“小刷子”如何做到百亿产值》《新能源智能汽车:皖沪如何携手“出圈”》《不一样的打法 不一样的成效》《安徽:我想对你说》等高质量调研报告5篇,获得省领导批示11件次。
三、经验启示
主题党日是党支部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的重要形式。通过共建活动,主要有四点启示。
一是突出“方向+”,强化政治引领。政治教育是主题党日的主干,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主线。谋划主题党日要突出“党性原则”,使之真正成为锤炼党员党性的熔炉,以党员月月“面对面”增强党员归属感,从而更好地教育党员、锤炼党性、凝聚党外干部,增强党的政治引领力、凝聚力、向心力。
二是注重“内容+”,强化服务中心。党建和业务是一体两面,脱离党建谈业务,就会迷失方向;脱离业务谈党建,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只有两者真正融合,才能相得益彰、蓬勃发展。 主题党日的生命力在于“实”,有干货、有收获,才有吸引力。在策划主题党日活动时,必须高度重视将党建融入到业务工作中去,推进党建与业务双向融合、互促共进。
三是创新“形式+”,强化组织活力。要在探索多样化形式上下功夫,比如,采取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生产一线、走进教育基地等,开展实地学习、现场教育。尤其是,与民主党派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更好起到凝心聚力、同心同向同行的作用。
四是夯实“实践+”,强化使命担当。主题党日受到的是党性教育,更要把党性教育转化为实践行动。这就需要在工作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善于凝聚各方力量,坚决扛稳扛牢责任担当,拒绝“躺平甩锅”“敷衍塞责”,争取“扛”出更多的力量、更多的智慧、更多的成效。
★
安徽省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事务中心(信息中心)党支部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谋深做实“主题党日+”,创新做法、拓展载体、突出主题、丰富内容,2023年6月29日以“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为主题,赴美虹社区广场开展“迎七一”主题党日暨“安徽e保”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一线与群众面对面解难题、送政策,推动主题党日从会场向现场延伸,让主题党日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有成效,有效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主要做法
(一)精心策划。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中心党支部抓住重要纪念时点,明确以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心走深走实,策划“七一”前夕进社区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提前策划印发《“迎七一”主题党日暨“安徽e保”进社区活动方案》,做到早谋划、早准备。
(二)用心讲解。活动当天,中心党支部邀请社区党务工作者现场指导,组织30余名党员青年志愿者,摆放大型宣传展板、设立政策和问诊咨询台,围绕医保公共服务手机端应用、医保电子凭证(医保码)激活等居民关注度高的事项进行浅显易懂的讲解,并发放宣传单页200余份,现场演示办理流程,为现场数百人提供咨询。
(三)真心服务。邀请省中医二附院的5位专家开展志愿义诊,按内科、内分泌科、老年病科、妇科,为来访群众提供面对面、零距离的义诊。专家们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耐心解答,对一些疾病的预防、康复、饮食等进行科普,并发放中药香囊100余个,赠送了口罩、纸巾等日常用品。
二、取得成效
(一)推动党支部组织力进一步提高。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中心党支部做实《党旗下的‘安徽e保蓝’》这一党建品牌,用“党旗红”渲染“安徽e保蓝”作为党建与业务的“粘合剂”,提升了党支部的组织动员功能,促进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主题教育做法被省委主题教育办专题推荐,《人民日报》《安徽新闻联播》等予以宣传。
(二)推动党员队伍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中心党支部树立在重大项目中识别人才、在项目一线跟踪考察、在项目现场发展党员的导向,积极培养并吸纳1名优秀青年为预备党员。广大党员干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协作、改进作风,切实把教育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中心党支部获评省医保局“先进党支部”,多名党员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三)推动医保工作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以“让‘安徽e保’走进千家万户”的宗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群众,让人民群众更直观地了解医保、熟悉医保,有效提升了医保宣传工作覆盖面和医保惠民政策影响力。通过现场面对面地交流沟通,让党员干部了解民意更直接,让医保工作更暖心,《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日报》等予以报道。
三、经验启示
主题党日是党支部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重要形式,组织好、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对于建强组织、教育党员、增强动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时点主题把握是关键。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是每年“规定动作”。中心党支部常态化提前谋划特定纪念日的主题活动,2022年7月1日以“为党旗添彩 为党徽增光”为主题,集体过政治生日,赠送政治生日贺卡,听取身边英雄模范事迹,通过把握住主题党日的重要时点和主题,触动党员“灵魂”,使其从中真受教育,进而激发建功立业的精气神。
(二)党建业务融合是保障。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找准两者契合点是保障。中心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业务、业务深化党建”,旗帜鲜明将党旗插在基金监管和项目工程“最前沿”,党支部书记制作微党课《党旗下的“安徽e保蓝”》,获评第六届省直机关“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竞赛一等奖,通过讲述身边人故事,展示身边人事迹,让党建有“魂”,让业务有“行”,实现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有了生命力。
(三)服务人民群众是根本。中心党支部牢记“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着力用“键盘声”精准对接“民呼声”,统筹党日、团日、志愿服务日等活动,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主题教育期间,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慢病认定周期长等问题,集中30天攻坚,推出门诊慢病待遇认定全程“线上办”服务,实现了群众手机申请、专家线上评审、医保实时审核、结果在线可查,办理时长从过去的30天左右缩短至6天,群众真正少跑腿、早受益,这一成果作为全省唯一典型入选中央主题教育案例库。
★
来源:安徽机关党建网微信公众号

电话|0991-2300268
地址|天山区解放北路90号天际大厦10楼
关于我们
点击蓝字查看书香天山图文简介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