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M实践笔记:目标客户名单(TAL)是ABM战略的基石
TAL(Target Account List,目标客户名单)是ABM的第一步,也是后面所有策略能不能跑得动的基础。TAL不仅是一个客户列表,更是一套围绕目标客户配置资源、推动市场-销售协作、驱动增长的战略系统。
构建并动态运营TAL,是ABM能否落地见效的第一关键。
一、目标客户名单不是拍脑袋列客户,而是一场战略协同的开启
名单负责人非常关键,别让它变成“谁都管、谁都不管”
设定名单的双负责人制度:市场和销售各派一人,一起牵头制定和维护TAL。这两位要非常熟悉名单的构建逻辑、存放位置、更新节奏,也要能在关键会议上讲清楚“为什么是这些客户”。
名单标准决定了你后面资源投放的ROI
目标客户的筛选标准可基于行业类型、企业规模、地理区域、业务优先级、产品线对口性等多个维度。但更核心的问题是:这份名单是否真正服务于公司的业务目标?是否有足够的成交潜力?是否匹配公司当前的资源投入能力?没有统一目标导向的TAL,很容易变成“意愿名单”而非“结果名单”。
第一次列名单不用太完美,但一定要够聚焦、能打仗
我们当初试图让名单“面面俱到”,但实际操作时发现拉得太宽反而导致营销和销售资源被稀释。现在我们更倾向于先列出一批“高潜力、能尽快推进、有切换意愿”的客户,快速投入资源试运营,然后再迭代扩容。
二、推动共识不是“请大家签字画押”,而是让各方真正参与共建
共建过程比共识本身更重要
如果这份TAL是市场部拍脑袋搞出来的,销售肯定不买账。我们后面的方法是:开TAL工作坊,邀请销售、产品、客户成功等相关负责人一起梳理客户标准、列出名单草稿。哪怕最后名单有偏差,但这个过程能极大提升大家的认同感。
暂时的认同比永远的争论更有价值
一开始不要指望所有人都拍手叫好。我们用的方法是“先上线、再打磨”:先明确这是一个Beta版本,后面可以按季度迭代。只要说明白背后的逻辑,绝大多数人其实愿意先跑起来再微调。
每一次版本更新都要及时同步到一线
每当TAL有变动,我们会发群公告、更新CRM、同步给销售。这一步很关键,否则名单变了但跟进人不知道,销售线索就会出现断层,影响ABM的推进节奏。
三、动态更新机制:把名单变成“活的”,而不是一张死文档
季度微调,让TAL永远在线上而不是墙上
每个季度我们会定期评估名单,比如某些客户已成交、部分客户失联或者销售结构发生变化,就会做相应调整。我们还设置了“淘汰机制”和“候选池”,把部分效果不佳的客户换下来,同时补充一些正在冒头的新线索。
年度复盘时对标业务大方向来大改版
如果公司战略有重大转向(如进入新行业、推出新产品、服务升级、开拓新区域等),就需要系统性重新梳理目标客户名单。此时不能仅依赖销售一线反馈,而要结合市场战略、产品路径、行业趋势等多维度分析,确保TAL真正反映“未来12-18个月的战略意图”。
设置“候选名单”,给不确定客户留余地
除了核心TAL,还可以设了“灰名单”制度:不符合当前标准、但有潜力的客户可以临时放进“观察池”,这样既不影响当前主力资源,又能随时转正,提高名单迭代效率。
四、让CRM系统承载TAL,而不是靠人脑记客户
在系统中打好TAL标签,是运营自动化的前提
我们现在在CRM里给目标客户打上了三类标签,包括:客户阶段(如目标池、市场推进中、销售推进中、已成交等)、行业属性(如工业制造、科技软件等)、竞争状态(是否在用竞品)等。有了这些结构化标签,我们后续可以用自动化规则精细推内容、调活动、配销售。
线索打分系统要对TAL客户权重倾斜
如果你已启用MQL评分系统,建议对TAL客户在评分上进行权重倾斜。例如,相同行为分值下,TAL客户可获得额外加分,使其更易进入销售跟进阶段。这样可以实现对战略客户的主动倾斜,提升销售效率。
销售资源分配要围绕TAL来排兵布阵
目标客户名单出来之后,我们会同步给各区域销售主管,让他们明确哪些客户是谁负责的。如果TAL只是市场单方面制定,而销售不绑定责任人,那最后推进是落不了地的。只有营销+销售共同围绕TAL作战,ABM才可能闭环。
五、TAL不仅是名单,更是整个组织聚焦战略客户的抓手
一个成熟的TAL系统,是ABM项目成功的前提
它承载的不仅是客户名称,更是资源投放的方向、内容制定的锚点、增长路径的原型。我们很多ABM动作(内容运营、活动策划、销售打法)都是围绕TAL做定制,实际效果比“大撒网”模式更精准。
大多数ToB企业做不好ABM,是因为名单定义就没跑通
很多公司要么名单定义模糊,要么缺乏迭代机制,要么销售与市场之间协作断裂。不花时间把TAL这件事做清楚,ABM就是空转。
早点行动、数据验证,才是ABM启动的关键姿势
别等名单100%确认才开始运营。我们现在的策略是“先推一批客户上战场,边打边学边调整”,配合CRM数据和销售反馈来持续打磨名单。ABM本质上不是完美战略,而是高频迭代的组织协同机制。
TAL不是名单,而是一套系统性、动态协作的战略资源配置机制。它是ABM成败的第一根骨架。
这是ABM系列笔记的第二篇,我会继续分享ABM系列。
笔记整理:李文龙@B2B数字营销龙哥,MarketUP市场负责人,微信:jackli2025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